3月中旬,学校进入封控管理状态,我萌生了返校做志愿者的想法。刚开始还担心居委会不放人出小区,没想到说明具体情况后,他们很支持我的想法,并再三叮嘱我做好防护。
3月18日,我向实验室的党总支书记郑利娟老师提交了返校申请,很快就得到批复,推荐我加入施国跃老师牵头组织的工作组,主要负责为闵行校区教学科研楼宇块区提供志愿服务。
记得入校那天,雨下得很大,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实验室人员搬运一批学生物资。从学校的虹梅南路校门到研究生公寓大门,平时经常走的这一两百米,在那一刻却显得格外漫长——从那时起,我真正意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校园志愿者,我的日常工作除了搬运物资外,每天还负责填写块区内28个楼宇所需防疫物资申请单、编写物资分发表格、汇总物资签收状态表、临时搬运货物以及教研块区各楼宇药品与生活用品的发放等。这些事情十分琐碎,做起来费心费力。其中,防疫消杀物资的发放基本上每天都有,搬运物资则平均每两天一次。为了落实块区内600位师生员工的物资需求,每次发放都要联系本人,现在我的通话记录里满满都是各学院师生的来电。
工作组负责召集志愿者的王玉琼老师特别关心我:“凯强,你歇一歇再干。”我就打趣地回一句:“其他几位老师都不歇,我一个年轻人不能落后呀。”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往往感觉不到劳累,搬完物资回到办公室以后,我才会发现手上磨出了茧子,胳膊上留有淤青,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
深夜偶尔刷朋友圈时,看到同学们晒出自己收到的物资,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地想:这里面一定有一部分是我搬运的。这时候,一天的疲惫感一扫而光,第二天再次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
因为这次参加志愿活动,我仔细地研究了校园地图,熟悉了每栋楼宇和大门的位置,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心像地图”,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规划出物资运送的最优路径——以大学生活动中心取货地为起点,然后停靠体健学院,抄小路到图书馆后,再到人文、法商及外语学院,抵达最南端办公楼,再兜几个圈回到我的办公地光学大楼。
其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4月7日晚。我去给一位保洁阿姨分发药品时,她已经睡下了,我就请同楼的保安大叔转交。大叔随口说:“她有高血压,这个药每天都得吃,已经断药好几天了。”原来,阿姨担心给学校添麻烦,即便自己身体不舒服也没有上报,这让我既感动又担心。第二天上午,那位阿姨托人捎话给我:“在疫情这么困难的时候,学校还对我们照顾得这么细致,真的很感激。”
这段时间,我切身感受到抗疫的艰辛。当身体疲惫不堪时,我就给自己打气:“大家都在咬牙坚持,你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
志愿服务还是一件“双向奔赴”的事——你在努力付出的同时,也有人在牵挂你。疫情之下,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大家相互鼓励与支持,共同努力奋斗,就一定会迎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后的胜利!
(本报记者张蕾、靳昊、章正 本报通讯员李政葳采访整理)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