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通报表彰2021年度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厚街分局(以下简称“厚街应急管理分局)荣获”2021广东最美应急集体,成为东莞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厚街应急管理分局凭借在基层一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防灾减灾救灾、特色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等方面作出系列创新探索,历经严格考察、遴选、推荐、评审,获评“2021广东最美应急集体”。
据悉,为全面展示全省应急管理战线感人事迹和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加速推进广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2021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在全省推选“最美应急集体”“最美应急人”各20名。
当好安全生产”守夜人
为激活基层安全管理细胞,强化应急管理准备,切实防范化解事故风险,近年来,厚街应急管理分局因地制宜,率先从深化应急管理机制改革,消除安全监管痛点上着手,大胆创新探索,实施精准治理,健全工作机制、应急预案,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2021年底,厚街现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7万家,常住人口约80万人,是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的典型缩影,应急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比如,在安全生产上,2021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厚街镇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制订11项安全生产有关机制、制度,全面堵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漏洞。
为当好安全生产”守夜人“,厚街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督办,全面落实危化品、有限空间等专项整治行动,重拳出击整治黑山片区,解决”老大难“问题,2021年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整顿生产经营单位239家,作出行政处罚68次。为不断提升隐患查处力度及效率,厚街应急管理分局还创新推行”基础网格+专业队伍巡查模式,查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1.6万个。
在2020年安全生产事故数及亡人数分别下降40%和35.7%的基础上,2021年再次“双下降”22.2%,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厚街实现安全生产形势连年稳定向好。
建构特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机构改革以来,应急管理部门要承担起应急救援的统筹调度角色,针对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厚街应急管理分局奋力推进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为创新基层应急管理人才建设,2021年厚街应急管理分局联合网格管理部门打造了一支集风险排查、检查执法、宣传教育、自救互救组织等为一体的“近进响应队伍”,培养专业应急处突能力尖兵。
该队伍由200多名专职安全员与社区网格员组成,除了业务应急处置技能,还统一接受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急救技能培训。
厚街应急管理分局局长林伟权解释说:“近进响应是指最能靠近现场,最能贴近群众,最快进入现场,最快进入情况的响应机制。”
厚街应急管理分局善“统”,联合各部门、单位、社会各界力量建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在厚街,应急与消防部门默契合作,共同谋划、并肩作战;与交警、公安、交通等部门强化指挥协同、共训共练、应急响应畅通无阻;与医疗部门打通“生命绿色通道”,厚街医院组建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建设应急医院……一个具有厚街特色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形成,有力筑牢厚街安全防线。
提速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进程
2021年,厚街成为东莞首个“基层安全文化建设创新示范工程试点镇”。
近年来,厚街应急管理分局将目光放在探索应急管理群防群治机制,增强群众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筑牢人民防线上。为此,该分局制定了《厚街镇安全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除打造一支进近响应队伍外,还陆续建设一批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推出一系列大众安全文化产品,推行一项安全教育全覆盖工程,建立一个“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应急体系。
该分局以安全文化为引领,创新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贸市场等,以活泼生动、富有创意且接地气的形式、内容,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有效发挥群防群治机制“化学反应”。
在筑起“人防”长城的同时,厚街应急管理分局正在谋划更长远的“一盘棋”:提速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进程。
早在2014年,厚街在东莞率先启动“智网工程”探索,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社会基层治理,安全生产首批入格。近年来,厚街又积极借助“东莞市应急管理”巡查系统提升隐患排查整治效率,2021年成为东莞“一网统管”工作试点镇。该分局紧抓机遇,推动应急管理加快融入“一网统管”,完善厚街城市基层治理“风险一张图”智能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速实现监测预警“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应急联动“一键通”。
林伟权:“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直接面向一线,既要立足当下,为民办实事;又要谋划长远,久久为功,从繁重的‘防’和‘救’任务中走出来,我们结合厚街实际进行一些探索,希望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