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于永迁的庭院开出“致富花”
3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突泉县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截至2019年11月底,突泉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1554户2284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2%,群众综合认可度均高于90%以上……
这一天,突泉县32余万人翘首以盼、欢呼雀跃!听听他们铿锵有力的脱贫旋律!
一句“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誓言
2014年以来,突泉县以开放的思维,从"两不愁三保障"入手、着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举全县之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发展生产脱贫,打好增收致富“组合拳”。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进来。落实扶贫产业政策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探索“2511”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人口发展扶贫产业,着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截至到2018年8月,通过户企联合经营类、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扶贫等模式,突泉县实现扶贫到户产业全覆盖。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突泉县创新实施禽类规模养殖、庭院肉牛、肉驴、肉羊养殖等,鼓励支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同时,针对有意愿且有能力继续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稳步推进金融扶贫,深入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基准利率、财政贴息、免抵押免担保、县建风险补偿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累计发放贷款1.02亿元。目前,突泉县自主劳作实现稳定增收的贫困人口有7853户15530人,占贫困人口总数67.1%。
——开启拎包入住新模式,圆上困难群众"安居梦"。
突泉县积极组织开展危房清零攻坚行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鉴定和住建系统自行鉴定两种方式,对全县农村住房进行“覆盖式鉴定”。根据贫困户危房情况,针对性制定贫困户新建40平方米住房支持4.4万元,维修危房平均补贴1万元的危房改造政策,全面解决贫困群众住房保障问题,累计改造贫困户危房13435户,贫困户危房实现全部清零。精准对接群众搬迁需求,突泉县采取县城集中安置、幸福院安置方式,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完成搬迁1362户、2901人。同时,实行“日常联管、专项专管、主动服务”后续服务管理模式,全面保障搬迁群众城镇医疗、教育、产业和就业等服务,贫困群众实现“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构建健康扶贫新防线,确保贫困群众“能就医”。突泉县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全额代缴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费用,制定《突泉县农村贫困人口新增救治病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先后改造卫生院6所,卫生室39所,并对卫生室部分陈旧设备进行更换。目前,全县卫生院、卫生室用房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和药物配备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突泉县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行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责任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1万人次。目前,突泉县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辍学,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既能上起学,又能上好学,有力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难题。同时,突泉深入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标。
一声"决战打赢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
“小刘书记,家里灯泡坏了,能不能帮我装一下?小刘书记,我家香瓜能不能帮着给销售……”面对贫困户求助,杜尔基镇东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爽总是第一时间解决。“2017年11日,县委组织部委派我到的杜尔基镇东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我刚来的时候,村民都不太认可我,觉得一个24岁的小女孩儿啥也做不了。”刘爽说。为了尽快了解东泉村的情况,她经常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同深入贫困户家中调查摸底。为重度抑郁症患者解决救治问题,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跑村里种植销售……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脱贫路上,一桩桩,一件件,数不尽的温情,诉不完的感动。突泉县按照贫困村5人以上,非贫困村3人以上标准选派驻村干部,共选派各级驻村干部880人,打造出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同时,突泉县还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突泉县公开招募扶贫专干151名,分配到各村开展帮扶工作,着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后备队伍,还将198名村医纳入驻村工作队统一管理,进一步增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
一曲"脱贫摘帽我争先"的动人乐章
“现在我家有三头牛,两头都下了牛犊。这一年光养牛我就挣了一万多块呢。”六户镇新合村村民王崇义喜滋滋的说。
王崇义家本有4口人,可弟弟患有聋哑疾病一直没能结婚,随着年纪的增长,50岁的弟弟也开始需要人照顾,这一重担也落在了哥哥王崇义身上。家里两孩子要读大学,经济十分拮据。2016年,在帮扶干部鼓励下,王崇义通过县里自主实施的“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王崇义成功贷了款,当起“牛倌”来。为了养牛,王崇义把周边荒地都种了起来,打下的粮食除了自己家吃还能卖些钱,最重要的是玉米秸秆、麦麸子等牛饲料有了着落,一年光饲料钱能省下几千块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王崇义顺利脱贫,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那一天,妻子张彩春专门到镇里买了几个菜还包了饺子,让王崇义美美喝了几盅酒。王崇义说:“在如今好政策的帮助下,没想到咱家真脱了贫,还找到一条致富路,看来,脱贫致富还要靠自己努力奋斗。”
闪光数字的背后,是戮力同心、风雨兼程,是豪迈决心、敢闯敢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突泉县精准对接群众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始终坚持物质脱贫和精神、思想脱贫“双同步”,创新开展“一争三扶六到户”工作,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扶贫扶志·新时代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扶贫扶心·党群心连心”工程,通过“农民进夜校、活动进广场、文明进家庭”充分凝聚了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促进贫困户长心气、长志气,突泉县探索实施“改变生活·从庭院做起“积分争星”行动,引导全县所有常住农户家庭,通过参加清理村屯垃圾、整治庭院卫生和改善村容村貌等工作获得积分,并设立积分超市,以积分兑换商品奖励,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71个村试点开展,累计投入奖励资金198万元,参与农户达到2万户。
贫穷,曾经是难以驱散的阴影,难以逾越的障碍。为了驱散,为了逾越,突泉县委、县政府率全体干群努力拼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0年,突泉县将严格落实好“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巩固发展脱贫成果。因为心揣梦想,所以执著前行。32万突泉人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正步履铿锵,共赴小康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