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暗访天通苑部分小区封闭管理 超大型社区防控难度仍较大
时间:2020-03-09 17:05:49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
原标题:超大型社区防控难度仍较大

  纸质出入证很容易伪造。

  为阻止翻墙,物业加装了铁丝网。

  社区里护栏低矮,难以彻底封闭管理。

  近日,天通苑出现假社区出入证的事件引发市民关注,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一些涉案人员被拘留,部分社区也开始严格检查证件,一个卡口安排了十多人执勤。社区防疫问题,在超大型社区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记者对天通苑地区的部分小区进行了暗访。

  一些卡口值守严格难以混入

  有的小区证件简单检查不严

  发现假证以后管控更严格了吗?外人难以进入吗?记者联系到一位住在天通苑东苑一区的居民。3月3日下午,他带上两张出入证,开车出小区接上记者,然后调头返回,径直驶向东苑一区南门的卡口,停车、测温、再晃晃证件,然后轻松进入小区。此后,记者又从东苑一区北门卡口尝试自己步行进入小区,结果检查人员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测温上,对证件只是瞥了一眼,就让记者进入了。记者还看到一些取快递的居民,甚至没有出示证件,仅仅解释了一句,也无人阻拦。

  记者观察手中的出入证,名片大小,灰底蓝字,质地类似相纸,同网上流传被查扣的假证是一个版本,发证机构和盖章都是物业公司。据介绍,“天通苑”打头的多个小区,使用的出入证都是这一版本,只有最上方小区名称和下面的物业公司不同。由于证件上没有姓名、电话、楼号等任何身份信息,谁拿着都可以使用。只要有人借证,想进入小区无需大费周折。

  此外,隶属天北街道的天通西苑三区和天通北苑一区的出入证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两个区的证件样式不同,增加了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但记者在俩小区卡口处观察,很多人的证件上并没有填写信息,检查人员也没有核对信息。

  一户到底能领多少张证件呢?记者和北苑一区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聊天得知,一般住户发4张,三居室的租户按照一间住两人的标准,最多发6张。有业主告诉记者,早期办证时更为宽松,只要业主本人登记就可以领证,不用核验证件,“想领几张就领几张”。

  从5号线地铁天通苑站出站,向西不到200米就是西苑三区南门,一街之隔对面就是西苑二区北门,该门已经封闭。从地铁站向东、经过街天桥700多米就是天通北苑一区南门。正是由于距离车站较近,交通便利,这几个小区的出租户比较多,人流量也比较大。

  从现场情况看,西苑三区南门和北苑一区南门卡口的管理十分严格规范,大约有十多位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执勤,有人检查证件,有人检测体温,还有专人负责返京人员的登记办证,物业保安则管理进入小区的车辆,各司其职。记者没有证件,无法进入小区。

  记者注意到,西苑三区南门旁边是一个小健身园,正对着一个停车场。小区内外只隔着一道2米多高的铁栅栏,栏杆间有10多厘米宽的空隙,网友曾反映,有人在这里传递证件。但记者在健身园里只看到一些等待分发的快递,蹲守的半小时里没有发现异常。

  小区面积大但围墙矮

  加高栅栏仍有人翻墙

  “请严查,北一北侧有人提供梯子翻墙赚钱!”2月24日,网上的一则帖子引发广泛关注。从帖子上发的照片看,网友应该是开车途经天通北苑一区北侧道路时抓拍到的。另有网友也发帖说曾经看到墙根下立着金属梯子,用于翻墙。后面的跟帖中,还有网友反映“西一区西北角,靠近篮球场的小门虽然有隔断,但是翻越很容易,两次亲眼见到有人翻过步行栏杆,从外面进入。”。

  不过,误会很快澄清。物业等部门解释称,恰恰是为整治翻墙问题,近日陆续开始在北苑北侧围墙加装铁丝网。由于施工人员未穿着统一制服,引起了网友误会。

  3月3日,记者来到网友反映的“翻墙”现场。由于北苑外侧道路位于天通苑最北侧,人流车流较少,又有绿化带遮掩,僻静处成为翻墙的首选地点。在天通北苑一区北门公交站附近,几处栅栏有明显破坏过的痕迹,脚下还垫着砖块,但栅栏已经重新焊接了铁棍,旁边挂着牌子“疫情防控需要,禁止攀爬、破坏铁艺”。原来的栅栏高两米左右,现在栅栏上加装了横向的3道铁蒺藜,增高了半米,再想翻越十分困难。目前北苑一、二、三区近2公里长的围墙都已增加了防护措施。

  不仅北苑,记者在其他小区也发现不少铁栅栏上打了蓝色围挡补丁,一些饭馆商店密集的繁华街道两侧,几乎每段铁栅栏上都打着补丁,上面还贴着一张防疫封闭管理的告示。

  不过,3月1日一位业主发帖称“北二区抓到一个翻墙的”。据该业主描述,当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他看到围墙外面有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往里面递行李箱,立刻意识到,有人翻墙。虽然没有拍到正脸,但他把背影照片发到北二区业主群里,很快就有人举报到了居委会。“咱居委会真是负责。”2小时后,群友反馈,居委会和物业的工作人员经过排查,已经找到了这个小伙子,是一个外地返回的租户,警察也很快把他带走去隔离观察了。

  “以往为了抄近道也时常有人翻墙,或者钻围栏。”居民向记者介绍,天通苑小区设计是半开放式的,有的围栏高度只有一米五,无法起到封闭作用。而且每个区有几十栋楼,加上花园和健身区,面积很大。“楼下就是公交车站,我还得绕到大门口,太不方便了。”封闭管理后,原先多个大门缩减为几个卡口,居民外出步行距离更远了。

  记者采访时在天通苑老六区的一家超市门前的小广场,也恰好碰到一对年轻人翻墙进入广场。只见1米多高的围墙下放着一段木桩垫脚,看来此处已早有准备。

  租户多居家隔离难全核查

  出问题房东租户都要担责

  对比西苑、北苑、中苑和东苑部分卡口的返京人员登记处,记者发现西苑登记人员比较多,或推着行李箱返京登记,或隔离期满领取出入证,络绎不绝。一对从甘肃回来的小夫妻填表、签字、抄写承诺、扫码入群,花了将近30分钟。“居家隔离有条件吗?合租的人回来了吗?”男生回答说他俩是整租,而后拿上“出租户承租人疫情防控责任书”就要走。工作人员拦住他们,嘱咐道:“凭责任书可以进小区,但进去就不能出来,有什么情况群里沟通,14天以后凭着责任书和群里的体温记录等,才能领出入证。”小夫妻在门口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后,匆匆忙忙进了小区。

  根据要求,合租人员居家隔离需要有独立的卫生间。怎么证实租户是不是合租、是否具备居家隔离条件呢?记者咨询现场工作人员,答复称:房主信息都登记在案,工作人员会核查。

  就这一问题,记者电话咨询了天北、天南两个街道和北苑一区、东苑一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答复,除非是湖北返京的必须在指定地点隔离,其他地区返京人员可以居家隔离。社区出租户确实很多,社区主要通过微信群监控隔离人员情况,不定期检查,但确实难以全部核查合租的居住条件。房东和租户都要签订“责任书”,这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出问题,要承担法律后果。

  为了了解返京人员隔离的情况,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正处于隔离期的徐女士。徐女士说,虽然她不是从重点地区回来的,但因为她在天通中苑与别人合租一套两居室,只有一个卫生间,不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返京前她和房东沟通,房东专门咨询了社区,告诉了她指定隔离旅店的联系方式,建议她先隔离。于是她连小区大门都没进,就直接住进了隔离旅店。“这种时候就别添乱了,真出了事儿谁也担不起!”

  记者随后来到徐女士住的这家位于天通东苑三区底商的隔离旅店。玻璃大门前一位保安正在吃饭,警惕地要给记者测温。前台还有一位女服务员,戴着一副大眼镜和两层口罩。她礼貌地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只接受隔离人员,不接待其他客人。她一边整理登记表格,一边介绍说,他们是街道办指定的,入住时会签隔离协议,每天登记两次体温等,住满14天就可以开具一份街道办认可的证明,领取进入社区的证件。目前这里有三十四人正在隔离观察。

  本报记者 罗乔欣

  记者手记

  解决“大”难题还得靠科技

  为何天通苑防疫工作这么难?因为社区大,租户多,人员混杂。据不完全统计,天通苑分属两个街道办事处,有3个物业公司,包含老苑6个区、西苑3个区、东苑3个区、北苑3个区、中苑5个区,以及“公园里”等20多个分区,共600多栋住宅楼68000多住户。

  “估计天通苑近一半的房子都出租了。”一个大型房屋中介告诉记者,天通苑的房型普遍较大,一般城里的两居室才五六十平方米,而天通苑的两居室有一百多平方米。合租对于双方都更划算。所以距离地铁站近的小区出租户非常密集。大量外来租住人员,给社区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大有大的难处。”这不是基层防控的一句托辞。每天更换出入证颜色、围墙全部装铁丝网……热心网友提供了各种建议。为此,记者咨询了基层及物业工作人员:重新设计出入证,的确可以增加伪造难度,但仅仅登记领证这一个环节就需要好几天的工夫,每天上万人出出进进,卡口检查员不熟悉新证件,工作很容易“凌乱”。加装铁丝网和围挡,可以起到封闭小区的作用,但安装多长的铁丝网,需要多少块围挡才够呢?小区设计先天存在缺陷,弥补起来工作量真不小。同样一项管理措施,几百户和几万户的小区,实施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防疫进入吃劲阶段,容不得一点闪失。问题怎能无解?答案就是依靠技术手段!比如公共场所的测温问题,在地铁站里,人流量小的车站,安检员手动测温,而高峰时流量大的车站就得靠热成像体温测试来把关。

  几天前传来一则消息:回龙观5个小区启用电子出入证。办理电子出入证全程线上进行,居民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即可,系统后台工作人员会逐条逐人严格审核,省去了大量的线下登记耗费的时间精力,也降低了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人人一张电子出入证,三种颜色对应三种状态,动态更新,居民风险等级一目了然,方便社区工作人员精确管理。

  防疫重任不能仅靠一线人员手挑肩扛,如果固守老办法,仅仅依靠人力,难免标准不一、松紧失当,防控很容易出现漏洞。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管理,精准防控,才能堵上防疫的死角漏洞,筑牢社区这道防线。(罗乔欣)

编辑:益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