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时分,走进陕西佳县通镇西山村,一眼就能望见一个漂亮气派的农家小院。夕阳的余晕透过淼淼炊烟,洒落在白砖青瓦的房舍和悬挂在房前的挂面上,照耀着一旁正忙碌着的高周平和丈夫崔振卫灿烂的笑脸。
今年刚50出头的高周平衣着得体,眼神坚定。几年前,他们一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他们在政府的扶持下,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不等不靠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被村里群众津津乐道,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活教材”。
四处学技行路难,坚韧不拔挑重担
高周平过去的致贫经历,正印了一句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
早年间,高周平的三个孩子在校读书,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她负责给孩子做饭,丈夫在外打零工挣钱,生活较为困难,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高周平一家成了县委组织部长吕明辉的帮扶对象。2015年,丈夫患病被诊断出患有脑梗死,不能劳累,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时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高周平的身上。看着手头的积蓄越来越少,高周平开始思考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思来想去,她决定回家专心发展手工挂面产业。
佳县县委组织部长吕明辉入户帮扶
高周平是一个拿定主意,说干就干的人。刚开始她每天去邻村做挂面技术好的农户家观察学习。手工挂面制作的工序大大小小有和面、醒面、阴条、分筷子、再阴条、出筷子、上大架、晾晒、装封等十几道工序,整个制作流程需十几个小时左右方可完成,通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但是高周平从来不觉得累,甚至她的内心是雀跃的,她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撑起全家脱贫致富的梦想。
看起来容易,亲自动手做起来难,刚开始自己做的挂面总是要么过软不成型要么过细容易断,她一度产生了想要放弃的想法。吕明辉得知后鼓励他们夫妻俩要坚定信心,努力克服困难并请来专业的师傅进行现场教学。经过师傅指点后,她做出来的手工挂面越来越好。
随后在吕明辉和驻村工作队的争取下,6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到位,高周平正式开始了发展手工挂面产业。
自力更生摘穷帽,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夫妻二人肯学肯干的性格,使得手工挂面产业规模发展越来越大,生活水平蒸蒸日上。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发展手工挂面的同时,家里还享受到“两免一补”高中免学费、各类补助补贴以及危房改造等政策,新修了有4间平房的农家小院。虽然已经摘掉了贫困帽,但高周平的拼搏意志没有减退,她说脱贫不能返贫,致富奔小康还要靠实干。为此,她比以前更努力了,而且还动员丈夫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干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农活。
“求学是走出农村,走出困境最好的出路”,这是高周平经常和儿女们说的一句话,虽然家里负担重,但她始终教育孩子们不能因为家庭状况放弃上学,要刻苦学习改变现状。父母辛勤努力的身影深深印在孩子们心里。儿女们也十分懂事,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他们在学习之余兼职赚钱,帮助父母分担养家的重任。如今,大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收入十分可观。
感恩党的政策好,共同努力向前跑
一个又一个帮扶政策,一桩又一桩暖心实事,让高周平一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共产党带来的温暖。近年来,吕明辉作为高周平一家的帮扶责任人,一直对她家的情况非常关注,多次入户了解其家庭近况,并结合实际,帮他们树信心、出点子、想对策。协调解决了其安全住房、子女就学助学、慢保政策的落实等问题并多方向、多渠道为他们解决手工挂面销售难的问题,给予高周平夫妻很大的支持。她常说:“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们重生的机会”。
2020年,依托上一年的收入和政府发放的5000元手工挂面加工补助以及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高周平打算继续发展壮大手工挂面产业。同时,在通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她还找到了另一条前景乐观的致富路,发展肉羊养殖。对于未来,高周平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将手工挂面做出规模,做出自己的品牌,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