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风轻,万物随春醒。走进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河北本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肉植物种植基地,一株株叶片肥厚、色彩斑斓的多肉植物茁壮生长。
图为河北本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肉植物种植基地的种植区。新华社记者董笑坤 摄
“春季正是多肉植物销售的旺季。”公司运营总监董光明说,他们每天都会把大量的多肉植物装箱打包销往全国各地,客户有一部分是经销商,但更多的是直接通过电商平台网购的消费者。
多肉植物有占地空间小、养护成本低、观赏价值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曲周县因地制宜,把握市场趋势,把“小多肉”的种植培育做成了托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曲周县整合本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大棚,形成标准化产销体系,在更多村庄设立种植基地,让多肉植物产业的发展惠及更多村民。
工人将准备发货的多肉植物打包装箱。新华社记者黄昱璋 摄
住在种植基地不远处的于金荣,农闲时间经常来到这里,将多肉植物打包装箱。“这里工作时间灵活,一天能挣二百块钱左右,还不耽误照顾家人。”于金荣告诉记者。
“多肉植物产业已经带动超过3000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助力全县30个村每村增加集体收入约4万元。”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建峰介绍,截至目前,曲周县多肉植物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年育多肉种苗8亿多株。
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种植多肉植物的队伍。原本从事客服工作的秦晓刚就被多肉植物产业的发展势头所吸引,他不仅租了9个种植大棚,还开起了网店,通过直播带货增加销量。
“最开始我对多肉植物并不了解,免费的种植技术指导和直播技能培训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秦晓刚说。
图为成语主题的多肉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董笑坤 摄
如今,曲周县不再拘泥于传统产销模式,而是将多肉植物与文旅资源相结合,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当地文旅部门推出了多肉植物种植体验研学活动,让游客亲手种下多肉,在田园乡间学习植物生长的奥秘。
百鸟朝凤、玉露琼浆……依托邯郸的文化资源,成语主题的多肉文创产品成为市场的“新宠”。董光明说,许多人会在婚礼、生日、乔迁新居等场合找他们定制多肉文创作为装饰或伴手礼,赋予多肉植物超越自身的纪念意义。
https://www.news.cn/local/20250419/6f5aa2952db34c6cad702d150e75f661/c.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