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陕西扶风:“五抓五到位”确保扶贫资产管理有序推进
时间:2020-05-11 09:24:22来源:央广网

作为宝鸡市扶贫资产管理试点县之一,扶风县把扶贫资产规范管理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立足县域实际,结合本县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资产管理的现状,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认真研判、全面规划、科学部署,以“五抓五到位”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步骤、夯实工作基础,确保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抓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安排部署到位

扶风县成立扶贫资产管理中心,根据扶贫资产管理的流程和环节,中心内设“一综五组”6个专责工作组(即综合协调组、资产摸评组、资产确属界定组、资产管护组、资产运营组、资产监督组),负责组织部署、统筹推进和督促指导全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同时,指导各镇(街)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扶贫站、农业组、财政所等部门人员参加的扶贫资产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县级相关部门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镇(街)相关人员参加的扶贫资产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建设,确保工作安排部署到位。

抓制度建设,确保资产规范管理到位

该县强化制度保障,完善顶层设计,细化、深化、分化各项制度,确保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扶贫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扶贫资产规范管理。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印发《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扶办发〔2019〕13号)明确扶贫资产管理的范围类别、责任分工、资产摸底、权属界定、档案管理、资产管护、资产经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监督管理等内容。根据关键环节和步骤分别细化制定了《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责任分工》、《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资产经营制度》、《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收益分配制度》、《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资产处置制度》;制定印发《扶风县扶贫资产摸底指导意见(试行)》、细化经营性和公益性扶贫资产的具体类型,明确规定各类扶贫资金可形成两类资产具体的范围,建立资金可形成资产项目目录。制定扶风县扶贫资产台账目录索引、扶风县三级扶贫资产管理台账模板等,提高各项制度的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确保各项工作规范管理到位。

抓关键环节,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扶风县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严把时间节点,紧紧围绕“管好扶贫资产,发挥长期效益”的总目标,狠抓关键环节,在“管好、用好、用活”扶贫资产上下功夫,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一是上下联动摸清资产底数。从1月份开始,全县统一安排部署17个部门、8个镇(街),依托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和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上下联动,运用“一上一下”工作法,对2016年至2019年度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行业扶贫资金、苏陕协作资金等投入脱贫攻坚的资金形成的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类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系统梳理,确保“资产清,底子明”,为后续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夯实了基础。二是把好三关明晰资产权属。厘清扶贫资产权属是扶贫资产挖潜增效的关键,3月5日,全面启动全县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通过把好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程序关、规范关、精细关”,扎实推进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三是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在前期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导镇村、县级相关部门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分级分类登记造册,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登记内容包括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等信息。建立完善“一总四类”(全县扶贫资产总台账、县级部门、镇、村、到户四类)扶贫资产管理台账,为扶贫资产档案管理和动态管理奠定基础。

抓探索创新,确保管护运营到位

在前期权属界定、台账完善的基础上,扶风县确定“2镇4村”为扶贫资产规范管理的试点镇村,积极探索创新多层次、多样化的管护、经营模式。公益性扶贫资产主要采取农村公共基础管护“1+7”模式,其他类型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优先聘用贫困群众。扶贫资产由资产所有权者负责经营,鼓励创新管理方式,探索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管理模式。力促扶贫资产“管好用好长受益,保值增值不流失”。

抓规范管理,确保资产监督到位

扶风县还积极探索多主体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将资产建设运营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受益群体、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积极纳入监督主体,发挥监督职能,应参与扶贫资产日常监督。根据扶贫资产性质、类别进行针对性确定监督重点,重点监督资产权属界定、资产经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资产管护等扶贫资产管理关键环节。探索制定和完善落实公开公示、定期巡查、审计监督、绩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等监督体系。确保让“扶贫资产在阳光下发挥效益”。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