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深沉壮阔。陕西省渭南市像一颗明珠镶嵌其间,渭南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关中粮仓”之美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举全市之力奋力书写脱贫答卷,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的幸福新生活。在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新征程中,渭南任重而道远,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脱贫县5个。但是,渭南不“畏难”,人民群众继续保持“不认命、不服输”的劲头,干部队伍继续发扬“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意气风发奋进新征程,尤其5个脱贫县更是再接再厉补短板、固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澄城县打出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人才聚集全套“组合拳”,让群众的好日子更上一层楼;合阳县依托“乡里乡亲”情谊深,让乡村治理“大难题”迎刃而解;蒲城县以特色产业、金融手段、“三变”改革为抓手,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收获“稳稳的幸福”;富平县干“柿”业、发“羊”财、 “靓”乡村,用“红”“白”“绿”三色调,让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裕、农村更宜居;白水县借助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让白水苹果“飞”向全世界,让苹果全产业链托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荡在14亿多中华儿女心间,也激起460余万渭南干部群众的昂扬斗志。他们将继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认真干、努力干、拼命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与全国人民一起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新乐章!(文炜)
渭南:
“三个转变”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活水”
陕西省渭南市地处八百里秦川最开阔地带,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关中粮仓”之美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三次来陕西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市之力书写脱贫答卷,持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5.8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4元。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中,渭南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乡村振兴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的“大盘子”和“十项重点工作”的“重头戏”,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保障民生的底线任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三位一体”体制机制优势,立足发挥资源禀赋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产业结构由“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进阶,推进城乡要素由“单向流动”向“交融合流”双循环,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渭南样板”。
今年6月,渭南市大荔县小麦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
壹
推动产业布局结构
由“平面分布”向“集群发展”转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之举和关键之要,是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发展的源泉。如今,乡村产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打好乡村产业振兴攻坚战,应有改革创新精神,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行之有效的产业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夯实发展基础。
树立“四大”鲜明导向,构建立体联动新格局。县域强则渭南强,县域兴则渭南兴。渭南市牢固树立“大抓县域、大抓基础、大抓特色、大抓协同”鲜明导向,成立市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构建“三极多中心、全域高质量”立体联动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增添动能。今年4月,渭南市第六次党代会审议通过《中共渭南市委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与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园区提档升级等重点任务,为县域壮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现路径。
守住百姓“米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坚决守住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始终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生产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县、镇、村。同时,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强农”行动,大力推广应用“渭麦9号”种植和小麦宽幅沟播“3335”、玉米增密度“5335”集成技术,在大荔、富平、蒲城等5个产粮大县划定核心种粮区域,打造60 万亩粮食规模化生产核心区。202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249.20万吨,实现了“十八连丰”和粮农持续增收,为全省提供了粮食产业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渭南方案”。
渭南市合阳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链”上发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聚焦县域首位产业和拳头产品,发挥丝博会、苏陕协作等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或联合招商,引进和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集聚产业优势。每个县(市、区)每年招引至少1个50亿元级以上的重特大产业项目,培育引进3个左右产值过5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扶持壮大10个以上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全力建好大荔冬枣、富平奶山羊等8条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着力推进白水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把脱贫人口嵌入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4元,同比增速10.5%。
贰
推动农业发展模式
由“传统思维”向“市场思维”转变
渭南市是陕西省的农业大市,但是长期以来却给人们留下了“大”而不强的印象。近年来,渭南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积极实践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商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品牌化理念营销农业的“三化”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渭南市把现代经济的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等引入农业,按照标准化、 规模化、产业化特点,聚力壮大二产,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精准发力。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国省市县四级联创,构建了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上下游主体有效衔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大荔、蒲城、富平等农业大县深入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形成了主导产业全覆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群,实现了对农业生产流程的系统化整合、全方位重塑。截至2021年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达到130家,总销售收入实现66.3亿元,带动农户26.58万户稳定脱贫。
以商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渭南市始终注重农业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注重思维创新、认识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坚持用市场眼光、科技头脑、商业理念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工商资本有序下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工商资本下乡促进机制,鼓励工商资本通过投资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种养基地、农业园区等,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自主权,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运行,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完善集体经济经营绩效与经营者收入挂钩机制,建立村集体经济权责清晰、运行规范的现代管理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转型。截至2021年底,全市注册农业合作社6582个,认定家庭农场2618个,实施现代农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市级重点项目439个,建成省级农业园区达55家。
以品牌化理念营销农业。渭南市通过“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思路,制定出台《渭南市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整合使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监管,强化统一标准标识,建立合理进出机制,不断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公信力、影响力。聚焦粮食、畜牧渔业、果业和设施蔬菜等优势产业,依托华山、黄河等人文地理资源,结合现代营销理念,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等为代表的11个果品区域的“金字招牌”。截至今年5月,渭南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已达到216.5亿余元,较上年增加30.5亿余元,增长16.4%。现在的渭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肉案子”“奶瓶子”,“五子+两特(特色果业、渔业)”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叁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由“补齐短板”向“提升品质”转变
乡村振兴实际是个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城乡平衡充分发展。渭南市把夯实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项支撑”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之举,努力走好城乡有机融合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坚持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改变来自改革,改革激发动力。渭南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高层设计和制度设计,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变”改革激活“沉睡”资源。在严守政策底线、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盘活“沉睡”资源,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打通能“变”可“变”的发展路径。全市2144个村共清理出资源性资产1328.41万亩,经营性资产61.31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17.63亿元;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215个,其中年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88个,341个村实现收益分红,惠及10万余人。健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家庭经营为主体、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有序发展。
渭南市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的农艺专家把桃树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坚持人才振兴引领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既是活力的源泉,也是创新的引擎。渭南市探索人才“市引县用”“县引企用”,切实招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强化人才保障支撑,指导县级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潮正在形成。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培养了一批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职业农民,让农村更有活力、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尊严。截至目前,全市培育高素质农民20072人,高素质农民队伍已成为渭南市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坚持“智治”赋能乡村社会治理。渭南市运用5G通信网络技术,着力提升数字化农村党建水平,推动农村“互联网+党建”,建设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打破地理空间限制,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三公开”。广泛开展网络党课教育,加强农村党员管理,畅通政民沟通渠道,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探索数字化服务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构建起开放、共享、联动的AI功能信息化治理平台,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和联动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做实做细“三治”融合大文章,运用“互联网+”方式,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细化实化村规民约操作细则,发挥好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搭建乡村秩序建构平台载体,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全市打造“数字乡村”示范平台20余个,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智”力。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渭南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多措并举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以毫不松懈的干劲接续奋进,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绘就乡村振兴的渭南壮美画卷。(供稿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乡村振兴局)
澄城县:
打好“组合拳” 好日子更上一层楼
樱桃栽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出口至海外;“5335”技术玉米示范田亩产1005公斤,实现“吨粮田”;建设10个镇(街)产业园,开展主导产业引领示范,农业科技再提升;161余名第一书记、295余名驻村工作队队员,4210余名网格员覆盖所有行政村……翻开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乡村振兴的实时“答题卡”,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东部的澄城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拉起乡村振兴“人才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了行动范式。
壹
聚焦“守底线”
强化监测精准帮扶
“延斌,你媳妇身体恢复咋样了?”
“好多了。”
“还有啥困难没?”
“没有,都好着呢。”
这是澄城县韦庄镇庙西村四组组长王宏斌和村民张延斌的简短对话。作为村里的防返贫监测“网格员”,王宏斌时刻关注着网格内村民的生活状况,入户走访、发现问题、后续解决及跟踪回访是他工作的常态。
2021年4月底,张延斌的妻子陈菊红突发颈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疗费花了2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通车’报销了11万元,但是大病保险需要出院后回县里才能报销。”张延斌回忆说,当时凑不到那么多钱,急得团团转。王宏斌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村“两委”上报,经过逐级综合研判后,张延斌家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镇、村干部第一时间与澄城县相关部门对接,很快为其落实了大病保险和临时救助政策,让张延斌家顺利渡过难关。
在澄城县,像王宏斌这样的防止返贫监测员有4210余名。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关键点是提前发现返贫致贫的苗头,把风险降至最低。为了有效“破题”,澄城县把动态监测作为防止返贫致贫的“第一道防线”,着力构建“1+N”帮扶联系机制,通过“月集中排查、视频对答、电话回访、数据比对”四项硬核举措,形成了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县镇村组四级防止返贫监测网络,覆盖所有乡村及县镇级相关部门。
“每个月15日—25日,包联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包联干部进村开展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据澄城县乡村振兴局信息监测中心副主任赵永刚介绍,该县围绕“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这个目标,推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四级网格联动机制,织牢了“三类”监测对象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的“一张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韦庄镇魏家斜村村民刘岁文种了三亩葡萄,葡萄成熟时节却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有生霜霉病的可能。“要是葡萄生了病、长了‘斑’,卖不动,日子可咋过啊?”刘岁文急得整宿睡不着觉。澄城县文旅局副局长罗红斌入户进行动态监测时,及时了解了情况,立即请来技术专家帮助刘岁文开展预防措施,并且,考虑到天气带来的减产及销售问题,还协调县慈善协会产业扶持计划项目给刘岁文补助资金1000元。
“县上文旅局的领导帮我家躲过了一场灾难,党和政府的政策太好了!”刘岁文感动不已。
据了解,澄城县全面落实了产业、就业“一户一策”多元化帮扶举措,以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为抓手,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得住。
贰
聚焦“产业兴”
夯实基础稳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澄城县立足自身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手抓粮食种植,端牢“饭碗”,一手抓特色产业,强农富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群众脱贫致富道路。
在王庄镇李家洼村村民的眼中,种粮大户薛金斗是能人,2009年,他成立澄城县现代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400亩,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收益颇丰。
2019年,薛金斗担任李家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带领全村人致富。在薛金斗看来,李家洼村350多户人口,80%的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种地的村民平均年龄超过50岁,必须改变耕种思路才能有效利用全村5500亩耕地。
“在县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村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托管’之路,让零碎地连成大块田,从种到收,实现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统一集中连片作业,使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现实。”薛金斗说,他积极响应县里推广的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和小麦宽幅沟播“3335”两项技术。尽管去年夏季当地高温干旱,但李家洼村仍然迎来了大丰收,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以上,高产田地亩产最高达到1000公斤以上,创造了亩纯收益1500元的高效示范田,小麦平均亩产也达到420余公斤。
如果说,粮食丰产让群众鼓足了底气,那么,特色产业发展则让群众收入节节高、幸福生活有了更大的保障。
澄城县庄头镇郭家庄村的果农在自家果园采摘、分拣樱桃,这些樱桃将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家种了30多亩樱桃,其中包括3亩大棚樱桃,今年的收入超过30多万元。”说起让自己发家致富的“金果果”,庄头镇郭家庄村果农传苏侠喜不自禁。
如今,小樱桃让众多澄城县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近年来,澄城县立足“北纬35度”的地理优势,提出建设“中国樱桃第一县”战略目标,唱响了“澄城樱桃甜蜜蜜”的响亮口号,在稳规模、提品质、创品牌、促营销和标准化生产上攻坚发力,串起了高质量现代农业多元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县樱桃栽植面积突破1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6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在樱桃产业全链条上从事生产的群众达到5万余人,果农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
同时,澄城县还以建设高质高效示范园为抓手,对苹果产业进行品种改良和老园改造,种植瑞香红等新优品种5000亩。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超过4万吨,产值2.5亿元左右,并且成为陕西省黄芩种植最集中、面积最广的道地药材生产区。做强生猪养殖产业,发展22个规模化养殖场,推进“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和“石羊”15万头产业化项目,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量40万头、出栏量51万头。
产业兴,农民富。2021年,澄城县农业生产总值71.29亿元,同比增长7.73%,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25元,同比增长12.2%。
叁
聚焦“人才链”
汇聚强劲新动能
“咱们应该把县域内农产品种类、市场需求、销售渠道等信息整合起来,建立商品清单,为后续产业链延伸、消费帮扶提供依据……”“我们可以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给群众讲授苹果、玉米的新品种管理技术……”
9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第一书记联盟”座谈会在澄城县委组织部召开。来自全县不同镇(街)10个村的第一书记围绕怎样“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拓展市场销路,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主题展开讨论。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只有解决了人才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澄城县构建驻村帮扶工作“共同体”,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在全县组建了“第一书记联盟”,并将第一书记 “嵌入”到产业链中,着力打造振兴路上的“兄弟连”,开创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在赵庄镇武安村村民的心中,张雷不仅是一个热心为大家办实事的实在人,更是一个一心为村里谋发展的大能人。
张雷是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派驻武安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2021年6月加入到武安村这个大家庭后,他扑下身子努力当好村子发展的“领路人”。聘请专家对村里的420亩苹果园进行新品种“高接换种”。向派出单位申请23万元资金,建成100亩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园,推进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使404户村民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式卫生间。同时,在张雷的推动下,武安村1000吨冷库主体工程和帮扶车间项目也已经启动。
“有张书记带着大家干,我们的苹果树肯定会变成村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我们村肯定会越来越好。”武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王军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牛鼻子”。澄城县坚持以“勇扛十面红旗、凝聚党建合力”为引领,以“五强五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建为驱动,着力拓宽乡村人才“蓄水池”、打造乡村人才“强磁场”。
沿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走进城关街道雷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规划整齐的美丽庭院、美观雅致的文化墙和集中连片的果蔬大棚。时下,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但村里依然一派生气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2021年以来,雷庄村在村党总支书记白树军的带领下,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组织专人管理,种植户通过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打造了200亩的专业果蔬基地,吸引大量村民返乡就业,先后吸纳全村500余人就业增收。
“基层党组织班子坚强有力,村子发展就会有动力和活力。”澄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柳洋介绍,该县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为158个行政村选优配强947名村“两委”干部,并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培训计划中,千方百计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建立澄城籍在外人才库、专家人才库,实施创业引领、名师名医、沃土计划、精英工匠等人才项目,柔性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62名。成立农业服务、医疗专家等10个科技成果转化团,通过“理论+实践”下沉式培训指导方式,培养高素质农民300余人,培育职业农民2000余人,形成了乡村振兴人才矩阵,实现了人才与乡村同频共振。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澄城县接续把乡村振兴的“设计图”变成“施工图”,把“规划图”变为“奋进图”,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能量和伟力,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作者:吕佳 宁国栋 作者单位分别为:陕西省渭南日报社、渭南市乡村振兴局)
合阳县:
“乡里乡亲”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大家都是邻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咱们都先消消气,坐下来好好说,才能把事儿解决好嘛!”9月20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和家庄镇秦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两名村民因“一句闲话”发生口角。在“和事佬”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建邦的调解下,双方逐渐稳定情绪,最终握手言和。
这是合阳县 “乡村说事日”上,村(社)干部化解村民矛盾纠纷的一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坐落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西岸的合阳县,被金水河和徐水河自南向北划分成两个水域,河东河西就有四种方言,不同片区的群众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乡村治理难度较大。合阳县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和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党建+”为引领,以“乡里乡亲、共同富裕”为切入点,通过改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组建“乡里乡亲”纠纷调解团,创新“便民代办”服务办法等举措,形成了党建有深度、治理有温度、效能有提升的乡村治理新局面,绘就了一幅人和景美、乡村善治的美丽画卷。
壹
建好服务阵地
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
“栓娃,申领高龄补贴都需要啥材料呢?”
“婶儿,把您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各复印两张,再拿两张两寸相片。”
9月20日,70岁的甘井镇佃头社区村民李花儿老人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询问如何申领高龄补贴。值班干部邢栓宝按照小微权力清单,立即启用爱心代办程序,将所需资料告知老人。
“您身体不好,别再来回跑了。您把东西准备好,下半晌我去您屋里拿,剩下的事儿我帮您办到头。” 邢栓宝说。
党群服务中心,帮群众办事“一帮到底”。合阳县在强化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上做文章、下功夫,着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一个聚民心、解民忧、化矛盾、通末梢的综合服务平台和“议事中心”,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
合阳县五丰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入户为群众宣讲相关政策。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又暖心的便民化服务。”新池镇南顺村村民胡林虎说,“党群服务中心就是一座党群干群的连心桥,那儿还可以读书看报、了解政策、接受培训。”
在新池镇红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各项功能设施一应俱全,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应有尽有。红星社区党总支书记秦晓奇介绍,自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党总支积极发挥作用,联合多个单位举办便民惠民利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宣传咨询、义医义诊、科普疫情防控知识等服务。并且,适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观看红色电影、举办文艺培训、开展睦邻友邻文化活动,不仅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零距离”“精细化”的服务,还逐渐形成了党建引领、以德为邻、与邻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县以建设‘乡里乡亲’党群服务中心为重点,推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向高标准化、多功能化建设转型。”合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兆林表示。该县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治理,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目标。并且,通过创新实施 “邻里相亲 守望相助”“红色引擎 强企赋能”“新心相印 融合共赢”“五色花开 活力绽放”等五项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合阳县新改建“有温度、聚人气”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51个,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场点261个,合作医疗费用缴纳、高龄补贴申领、小额担保贷款等诸多民生“小”事都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一次办结。
贰
乡贤能人调解
让群众“苦水有处倒、难事有人管”
2021年,合阳县和家庄镇决定将东马社区打造成乡村治理的样板村,对全村的建筑和道路进行重新规划,计划在村口建一个标志性门坊,需要征用村民的宅基地。被征地的群众提出按照城镇标准支付搬迁费,二三十万元的费用远超村庄建设的标准。村干部找到“乡贤”范柏建,让他出面帮忙协调。
范柏建在村里是个有威望的人,曾在镇上当过关工委副主任,并且还时常受邀登上乡村振兴大讲堂给大家讲课。一只脚刚迈进院子,涉及征地的村民就拉着范柏建的胳膊说:“这么大的事情,又是公共设施建设,凭啥让我家吃亏?”
“你这人可有点犯糊涂呢。我给你算一下账。”范柏建扳着手指头给这位村民盘起了账,“你这40年前盖的房子,加上陆陆续续的修缮费用,拢共也就花了4万多元,现在政府给你补偿7万元,明明是赚了嘛!更何况政府给你重新规划的宅基地离你的承包地近,还通好了水电,你顶多添上万把块钱,就能搬新家、住新房,还有啥不满足?”
在范柏建用心用情、有理有据的劝导下,村民同意了社区制定的补偿方案。“假如村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工作就绊住了,东马社区就还是原来的样子。”范柏建说,“我们就是要替政府解决那些不能强制解决,但又不能不解决的事。”
“如今,即使是积年的矛盾纠纷,经过乡贤能人的调解,基本都能不出村就解决。”和家庄镇党委书记史拯华说。乡贤调解员没有“官衔”,但他们发挥自身阅历、说服力、影响力以及在当地“人熟、脸熟、地熟”的优势,调处纠纷的方式更为灵活多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有效促进了基层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合阳县还实行“代表委员协调”,将全县“两代表一委员”合理编排,在镇(街道)设置“代表委员”工作室,开展驻室活动,把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星期二设为 “党代表接待日”,围绕接待群众、走访征询意见、宣传方针政策、开展便民服务等,让群众的“苦水”有处倒、意见有人听、难事有人管。
叁
德治教化润心
让群众以德生“金”、以善易“物”
走进合阳县同家庄镇,干净整洁的村庄、错落有致的小院、生机盎然的田野、欣欣向荣的产业一一映入眼帘,呈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这一切,要从合阳县推行文明积分管理制说起。
“这次我获得了20积分,可以兑换1包洗衣粉和1根牙刷。虽然东西不咋值钱,但有很大的教育引导意义。”记者在合阳县同家庄镇兴隆社区采访时,巧遇正在社区“积分银行”兑换奖品的村民杨彩霞。
合阳县五丰社区群众用积分兑换奖励。
积分有加有减,奖惩分明:环境卫生“优”能积分,乱扔乱倒垃圾要扣分……村里建起“积分银行”,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物品。
2019年5月,兴隆社区的“积分银行”正式“营业”。一开始,面对这一新鲜事物,杨彩霞也像众多村民那样,心里直犯嘀咕:“做好人好事就会有奖励,是不是真的?”让杨彩霞没想到的是,义务为村里清扫街道积了1分,帮村里独居老人做了一次饭积了1.5分……一个月下来,她竟然积了18分。1分等于1元,杨彩霞兑换了一瓶沐浴露和一块香皂。
“这种形式很好,乡亲们得到了物质奖励,村子越来越干净,邻里间也越来越和睦。”杨彩霞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合阳县推行“10+X积分治理”模式,围绕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文明家庭、尊老爱幼、公益奉献等10个方面常态开展奖评,每月定期公开公示奖评结果。群众可以用获得的积分兑换生活物品。通过物品兑换、奖惩通报等形式,让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治理中来。每季度还根据评议结果开展一次“光荣榜”“警示榜”“进步榜”评议会,年终再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及最美家风家训、美丽庭院评议大会,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由以前见了公务村务“绕着走”变为现在的“抢着干”。
“通过积分兑换、黑红榜公示、模范评议大会,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并把这股新风转化成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合阳县文明办副主任谭磊说。随着积分兑换、“红黑榜”的推行和群众的认可,合阳县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新婚俗、新风尚”等教育活动,对红白喜事的随礼标准、酒席规模等进行了合理界定,更好地推动了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在乡村治理中融入德治,发挥道德引领作用,可以为自治和法治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同,使乡村治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董亚斌说,“以德生‘金’,以善易‘物’,让良好风尚得以广泛传播,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日益增强,乡村德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人都是乡村治理的“主人翁”,处处可见文明法治的“风景线”,合阳县乡村治理探索实践初显成效。合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鸽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完善工作体系,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全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升级,着力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治理的样板县。(作者:郑直 宁国栋 作者单位分别为:陕西省渭南日报社、渭南市乡村振兴局)
蒲城县:
让老百姓收获“稳稳的幸福”
10月,是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党睦镇沙坡头村酥梨收获的时节。在村东头的一个酥梨收购点,村民王寒录排在长长的队伍里,一边等待着出售刚刚采摘的酥梨,一边嗓门高八度地与村民谈论着好收成。不远处,收购点的工人们手脚不停地忙活着,对酥梨进行分拣装箱、搬运装车。
酥梨种植产业,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而这只是蒲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蒲城县立足实际,稳扎稳打,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如今,蒲城县49万余农民群众共享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持续增长的“红利”。
壹
一树酥梨
奏响乡村“振兴曲”
又是一年酥梨丰收时。走进蒲城县孙镇焦庄村果农崔红强家的梨园,老远就能听到一家老少采摘酥梨的欢声笑语。
“我家30亩地的酥梨,去年卖了46万多块钱呢。”一说起自家梨园取得的“辉煌战果”,崔红强喜不自禁,“前两年按照镇上的引导,对梨树进行高接换头栽培后,酥梨的‘长相’越来越好看,‘体重’越来越重,平均单果半斤多,大的可达到两斤左右,客商都争着抢着要。看今年的行情,至少比去年多卖15万块钱,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啊!”
经过多年持续发展,“蒲城酥梨”不仅成为了该县一张值得骄傲的亮丽名片,更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如何让优势“老”产业换发“新”动能,为乡村振兴赋能,让更多农民群众由“吃得饱”变成“过得好”?截至目前,蒲城县酥梨种植面积已达27.3万亩,年产量46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
“果树品种改型后,梨的品质比一般梨甜,价钱也比一般梨高出3到5毛钱,一亩地能多收入3000块钱左右。”今年,对于龙阳镇望溪村的酥梨种植户刘友民来说,也是非比寻常的一年,酥梨还未成熟就已经被客商预订,在他看来,这些都得益于酥梨的提质增效。
从2019年开始,在县果业服务中心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刘永民陆续对14.5亩梨园进行间伐和土壤改良。良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升了酥梨品质,如今,刘永民家的果园每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今年9月,蒲城酥梨进入成熟期,枝头果实累累,承载着群众的幸福生活。
有了好品质才能占据更大的市场。据蒲城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方辉介绍,该县在对果树品种更新换优、实施蒲城酥梨公用品牌战略的同时,先后在北京、重庆、上海、福州、南京、西安等国内大中城市及泰国、越南建立了15个蒲城酥梨直销窗口和18个品牌形象店,完成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的华丽转身。
客商远程下单,产地接单发货,已经成为近年来蒲城酥梨销售圈的常态。在陈庄镇一家酥梨储藏加工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分拣、称重、包装,180吨酥梨即将发往泰国。据加工基地负责人介绍,每年销往东南亚的酥梨订单达到5000到6000吨,加工季从每年9月份开始持续9个月,带动就业100余人,人均收益2万元左右。
蒲城酥梨,不仅富了果农个人,也让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翻了番。果农王寒录所在的沙坡头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管理运营新模式,建成180亩新品种梨产业示范园,不仅让村民每亩净赚5000元,还让村集体经济连年实现增长。合作社通过“分红”形式给果农返利,让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果园打工+集体分红”的“三重收益”。
据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娟娟介绍,该县还打造了“梨花为媒”品牌,酥梨产业通过与摄影大赛、文化美食集市、研学旅行等活动有机结合,提升了蒲城酥梨产业文化附加值,打造了蒲城文化旅游特色名片,为广大果农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
贰
一份保单
筑牢防返贫“堤坝”
2020年11月4日,在渭南市举办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上,蒲城县郑重宣布:全县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999户962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但是,贫困县摘帽后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如何坚决堵住边脱贫边返贫的“沙漏”?蒲城早有先招。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战时期,蒲城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蒲城支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产险蒲城支公司)联合推出了“防贫保”——县财政拿出约30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农村人口购买保险。
2021年2月底,受雨雪天气影响,蒲城县3000余亩农业大棚受灾,太平洋产险蒲城支公司立即全员出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定损。蒲城县龙池镇重泉村是当时受灾村之一。二组村民孙玲娃家4个大棚受损, 不到一天工夫,5000多元的理赔金就打到了她卡上。
蒲城县在紧急情况下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理赔的案例不止这一件。
今年7月15日—16日,蒲城县突遭强降雨,多路段出现大量积水,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抽调精兵强将与太平洋产险蒲城支公司组成应急工作小组,赶赴现场开展理赔查勘和救援抢险工作。暴雨结束不到48个小时,50余万元理赔款就送达近30余户属于“防贫保”保障人群的群众手中,助力群众灾后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防贫保’理赔时,原则上也不重新建档立卡,只以防贫救助预警线实时监测进行框定。”蒲城县乡村振兴局信息监测中心主任程泰伦说,“防贫保”的有效实施,大大增强了参保对象抵御风险的能力,为防范返贫致贫加筑了一道“保护墙”,实现了参保对象得保障、经办机构可持续、财政补贴有效益的多赢格局。
据了解,截至目前,蒲城县全县防贫保险已经赔付480户,涉及金额520.8万元。
叁
一本股权证
村民变股民
“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一夜之间竟变成了股民,每到年底都能分到4000多块钱。”9月29日,蒲城县党睦镇孝东村村民张新文手拿一本巴掌大小的红皮股权证,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与记者分享他的喜悦。
“我们孝东村股份总数为1628股,每股原始股值401.15元,我家4口人共持有4股,今年每股的股值增加到了1106.75元。”张新文说。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缺乏、部分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蒲城县创新发展思路,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园区建设,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沉睡资本”成为乡村发展的“活力源泉”。
蒲城酥梨果品在全国农产品展销大会上惊艳亮相。
孝东村是蒲城县推进“三变”改革的试点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方式,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盘活村子闲置土地、土地流转、果园托管、村民入股等形式,最大程度对土地进行“集约化”使用,将村集体、园区果农和全体村民利益紧密连在一条绳子上,把小农经济引向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产业发展轨道,同时村民增加了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盈利分红三重收入。正如合作社理事长蒋顺喜说的那样:“合作社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提高了果品的质量,还让村民实现了旱涝保收。”
“以前咱老百姓觉得和村上的事没有关系,现在不一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了,分红自然也就多了。”张新文和很多村民对村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镇各村对经营性资产进行逐项量化,然后按照成员身份认定,核算出每股的股值,每年给村民进行分红。”党睦镇副镇长原佳介绍,“2018年,全镇16个村逐村逐项完成资产量化,并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迈出了‘三变’改革的重要一步。脱贫攻坚期间,合作社收益主要用于扶持当时的贫困户,今年是面向所有村“股民”的第一次分红。”
荆姚镇普乐村村党支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结合本村实际创新发展新模式,引导承包户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用承包的10亩地办了养牛场,去年挣了十几万元呢!”村民潘树怀笑着说。
在普乐村村民眼中,潘树怀是 “见过大世面的人”。以前天南地北跑运输,后来办起了家庭养殖,日子过得很滋润。为了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普乐村村干部劝说潘树怀扩大家庭养殖场规模,并将村集体的养牛场托管给他。认真权衡后,潘树怀在承包的10亩土地上扩大养牛场规模。经过一年多的辛勤付出,不仅鼓了自己的腰包,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推进‘三变’改革,不仅夯实了村集体增收基础,增强了农村自身造血功能,而且让村集体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蒲城县乡村振兴局党组副书记韩李军介绍,截至目前,蒲城县17个镇(街道)275个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167730户685798名群众成为股民,行政村实现“三变”改革全覆盖。摸清经营性资产2.4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8.6亿元,资源型资产187.94万亩,并将村级经营性资产全部量化到股份合作社,现已发放17.1万余本股权证,让农民群众分享到了更多的改革红利。(作者:郑直 宁国栋 作者单位分别为:陕西省渭南日报社、陕西省渭南市乡村振兴局)
富平县:
干“柿”业 发“羊”财 “靓”乡村
一串串挂满枝头的红柿子,一只只雪白健壮的奶山羊,一座座绿树掩映的小村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晚秋景色,美了乡村,浓了乡愁。
“富平柿饼”“富平奶山羊”是富平县的两张世界级特色名片。如何让“品牌效应”转换为乡村振兴新动能?2021年以来,富平县委、县政府紧扣“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这个主题,充分发挥两大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借助倾力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有力时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用“红”“白”“绿”三色调,绘就了一幅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裕、农村更宜居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壹
撸起袖子干“柿”业
点燃乡村振兴新希望
霜降采尖柿,冬至卖柿饼。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节气是富平柿农们翘首以盼的“节日”。从这个时节开始,富平的柿子就进入了采摘期。曹村镇太白村村民罗海龙每天都要去柿子园溜达几趟,在他看来,那些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就是即将收获的致富果。
“今年的柿子全部被合作社提前预订收购了。”罗海龙笑着说,“去年这块3亩地的柿子园,卖了5万多元的柿饼。今年更省事,合作社把鲜柿子都包圆了。”
霜降时节,富平柿子进入采摘期,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就是即将收获的致富果。
与罗海龙将柿子全部卖给合作社不同,淡村镇盘龙村村民董新平,正因为外地收购商和村里的合作社都“抢”着要订货而犯难,“到底应该把柿饼卖给谁呢?”年近七旬的董新平,不但是有着多年柿子种植经验的老柿农,更是村里制作柿饼的老匠人,他制作的柿饼年年都是外地客商的“抢手货”。“柿子还是青蛋蛋呢,客商就下了购买柿饼的订单。” 董新平说。但是,自从村里成立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合作社负责人三番五次登门,不仅聘请董新平当合作社的柿饼制作师傅,还承诺以最高的价钱,收购他家全部鲜柿子。
正当董新平左右为难时,有人给他支招:加入合作社,柿农抱团发展才是长久之计。而且合作社制作的柿饼统一制作工艺和技术标准,品质更有保证,价格更实惠,也能满足外地客商的需求。
“去年我家做的1000多斤柿饼全部卖给了合作社,收入2万多元。并且,我在合作社当‘大师傅’一个月还挣2000多元,干劲越来越足。”董新平笑着说。
柿子不愁卖、柿饼不愁销,当地村民既是柿农也是工人,双重身份双份收入,成为富平县柿子产业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脱贫攻坚时期,富平县坚持因地制宜,将柿子产业作为推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让数以万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怎样促进柿子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三提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富平县决策者们思考的命题。该县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成立新型经营主体,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大力推动尖柿产业健康发展。
“我已经在这当削柿工第三个年头了,一个冬天能挣下六七千元。”正在贤镇富平天玺柿子小镇务工的李小娟说,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柿饼加工期间,附近的农户就会来到贤镇富平天玺柿子小镇加工柿饼,挣一笔 “外快”,李小娟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天玺柿子小镇以集体入股、家庭承包、土地流转、园区务工、产业投资等多种途径带动周边地区5000余村民增收。同时,与周边17个村建立起集体经济合作关系,形成品牌化、规模化营销,年助农增收5000万元以上。
和天玺柿子小镇一样的柿子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富平县遍地开花,天玺农业、云集柿业、新农人等一大批尖柿龙头企业声名鹊起,104家柿子专业合作社、1336个家庭农场你追我赶,风头正劲。
“火红的‘柿’业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红火’产业。”据富平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思念介绍,富平县柿子产业从业人数达13万人,人均增收达到1.5万元以上。
贰
放眼全球发“羊”财
构建乡村振兴大格局
“奶山羊不仅让我们腰包鼓了起来,更让我们两口子重新站了起来……”刘集镇张北村脱贫不稳定户杨七十说。
2021年10月,一次交通意外让杨七十肋骨骨折、脾脏被摘除,也让妻子腰椎受伤,已经脱贫的杨七十家面临返贫困境。
“养羊吧,肯定能帮你们的日子过得好起来。”今年年初,杨七十身体基本恢复,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买来28只小公羊羔、1只母羊羔,还有6只成年奶山羊。
“家里养只羊,就是小银行。”杨七十说,“6只奶山羊每天卖鲜奶收入100多元,到时再卖掉公羊,年底前挣4万块钱不成问题。”
“家里养只羊,就是小银行”,是众多富平奶山羊养殖户的共同感受。如今,奶山羊已真正成为富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稳定脱贫的“领头羊”。王纪/摄
在富平县,奶山羊养殖不仅能帮助杨七十这样的脱贫不稳定户守住返贫底线,还让更多的农民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与杨七十搞家庭养殖不同,齐村镇董南村村民张建斌走的是专业化、规模化的养殖之路,去年收入近30万元。
这几年,张建斌两口子一门心思扑在家庭农场里,喂草、喂水、清理羊舍,忙得不亦乐乎。“去年,挤羊奶、卖羊羔,挣了近30万元呢。”只要一说起自家的“发财羊”,张建斌就会眉开眼笑、满面春风。
张建斌是齐村镇董南村村民,前些年,张建斌一直和妻子在外地打工,每年能挣七八万元。2015年,得知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奶山羊产业,张建斌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家庭农场,并一次性买回70多只羊羔。2016年春天,他又买回50只羊羔,加上上一年产下的羊羔,共计存栏150多只,当年就挣了13万元。如今,他家的家庭农场养殖规模保持在500只左右。
富平县是全国开展羊乳加工最早的地区,被称为“中国羊乳之都”。近年来,该县牢牢扭住奶山羊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抢抓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的战略机遇,全力培育奶山羊全产业链集群。截至目前,奶山羊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2.5万户农户12万人增收致富。
“我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养不了羊,把4只羊托管到红星美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3年分红1万多元。”富平县城关街道脱贫户董宝凤说。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羊”财?富平县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遴选了32家有实力、有意愿的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企业+农户”方式,通过“托管分红、带动就业、送羊入户、优价收奶”模式,让3275户养羊农户,像董宝凤一样当起了“甩手掌柜”,连续3年每人每年获得1200元分红收益。
富平县奶山羊良种繁育园区内的转盘式挤奶器助力奶山羊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2021年底,富平县奶山羊存栏80余万只,年产羊乳21.5余万吨。建成奶山羊产业示范园区4个,养殖规模100只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家庭牧场600多个。发展10万只养殖规模大镇2个,省级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村20个,建成上规模羊乳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超过10万吨。
富平县,在关中大地唱响了一首奶山羊产业的“现代牧歌”。
叁
扮靓乡村新“颜值”
擦亮乡村振兴原底色
富平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不仅让老百姓过上红火的好日子,还得让农民群众住在“大花园”里。
冬青树宛若两条绿色长龙,趴伏在村道两旁;女贞树犹如站立整齐、手持长矛的士兵,接受着众人的检阅;农户门前的小花园、小菜园散发出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深秋时节,行走在富平县张桥镇巨贤村,诗意乡村令人陶醉。
巨贤村的靓丽“颜值”,是富平县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的一个缩影。
富平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目标,致力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让美丽乡村成为富平乡村振兴最鲜亮的“底色”。
在齐村镇石科村和街子村,记者看到了记忆中的“老乡村的味道”:闲置的石碾石槽作为景观被安放在村口;废弃的老磨盘用作小桥流水的装饰物,派上了新用场;无人居住的窑洞小院,用青砖蓝瓦重新“包装”,改造成城里人观光小憩的“田园小筑”……
“把村子建成村民记得住乡愁的家园,建成城里人的‘诗和远方’。”齐村镇镇长齐杲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齐村镇将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理念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全过程,着力打造“新环境讲述老故事”的美丽乡村,使村庄环境卫生大变样的同时,赋予村子深刻的人文内涵。
乡村是中国的根,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魂。如何让农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让人记得住乡愁?富平县全域推进大花园建设,开展“人人是园丁,处处成花园”活动,着力推动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改变。
深秋时节,走在富平县庄里试验区山西村的道路上,绿树掩映、道路整洁,农户门前种植的月季竞相开放,院子里的摇椅、池塘里的金鱼……呈现出一幅宁静、美丽、宜居的田园生活画卷。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村子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依托唐懿宗简陵发展乡村游,让山西村成为城里人乡村游的‘打卡地’。”山西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明说。今年以来,山西村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标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开启村容村貌治理的“美颜模式”,描绘出一幅景美、民富的乡村新图景。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个村庄都呈现出灵动的空间和浓郁的韵味。”富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刘建雄说。富平县着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颜值、气质和内涵,着力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大美格局,截至目前,全县216个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创建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3个。
同时,富平县以红色文化旅游为引领,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乡村振兴”,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扶持一批特色鲜明、设施完备、产品丰富的乡村旅游重点村,着力打造“最美田园”“最美民宿”“最佳小吃”等旅游打卡地。2021年以来,乡村旅游接待量达到300万人次以上,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乡风、乡景、乡韵已成为富平县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作者:吕佳 郑直 作者单位均为陕西省渭南日报社)
白水县:
苹果全产业链托起乡村振兴梦
白水苹果,天下口福。
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的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气候凉爽干燥、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生长。当地苹果素有 “中华名果” “黄土高原上的明珠”等美誉。截至目前,白水县苹果栽植面积达到55万余亩,年均产量达到60万吨。
如何让特色产业品牌效应赋能乡村振兴?白水县将有效衔接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底线,围绕建设全国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通过培优苗木供应链、提升种植生产链、优化加工流通链等“全链条”机制,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全力补齐产业链短板,着力锻造产业链长板,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壹
育苗新技术:
勃发产业“新”活力
国庆前夕,白水县公路边、沟畔旁,到处是一片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在位于林皋镇的白水县新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000余亩示范园内,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前的准备工作。
今年8月,白水苹果再次迎来大丰收。图为果农刚刚采摘的苹果。
“我们示范园75%以上的品种都是瑞阳和瑞雪,还有瑞香红、爱妃等其它几个新品种,特别受市场欢迎,专供上海果行,都是订单式销售,效益比富士等老品种高出好几倍!”说起新品种带来的高收益,公司负责人焦锋语气中颇有些自豪,他说,“这几年示范园都是试验站的专家在手把手指导,从选择品种到种植、从田间管理到采摘,专家‘保姆式’全程参与,‘一条龙’全面服务,有这些技术专家在,发展苹果产业心里踏实。”
焦锋口中提到的“试验站”,是白水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创建的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试验站从苹果新品种选育、果树种植到田间管理,以“首席专家+企业+果农”技术服务的“连体模式”为苹果提供从“生”到“长”到“摘”的“全过程跟踪式”技术服务。
今年50岁的果农王宏民是城关镇南桥村方里组村民。苹果曾让他“舒舒坦坦过了好多年”,也曾让他“伤透了脑筋”。20多年前,他靠家里的10亩苹果园收益盖了房、成了家,还买了摩托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后来,果树变“老”了,果品差、产量低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他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成效不大,王宏民渐渐也对种植苹果失去了信心。2013年,他干脆把苹果园丢给年迈的父母照看,自己选择去南方打工。
2017年开春不久,老父亲打电话告诉王宏民,村干部动员村民种植一种叫“瑞雪”的苹果新品种。对苹果有着特殊情感的王宏民顿时来了兴趣,“先试种五亩地,看看是个啥情况。”王宏民对父亲说。
“这些苹果树就是我们果农的‘摇钱树’。”在自家的果园里,王宏民看着挂满枝头的苹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一亩地至少产6000斤左右苹果,每亩地能赚6万多块钱”。从2018开始,王宏民不再出门打工,而是在家专心侍弄这些能给他带来丰厚收入的“金果果”。
在白水县,像王宏民一样“尝”到新品种苹果甜头的果农一年比一年多。
白水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建信说,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开展科研攻关20余项,选育出秦阳、金世纪等9个苹果新品种。今年7月4日,瑞香苹果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瑞香红”国审证书。瑞阳、瑞雪、瑞香红等新优品种苗木成为市场的“新宠”,“苹果种三瑞,效益翻两倍”已成如今当地果农口口相传的“流行语”。
据了解,白水县“三瑞”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业突破,不仅为白水苹果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力量。
贰
种植新模式:
成就致富“金”果果
白水县林皋镇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秋芳是众多果农眼中大名鼎鼎的“苹果种植明星”。因为苹果种得好,她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评出的“育苗能手”,是白水县现代创新研究院评出的“务果状元”,还是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评选认定的“高级职业农民”。
“来,尝尝!我们的苹果不愁卖,大果10元一个,一棵树赚600块钱没问题。”苹果为林秋芳带来的不只是荣誉,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去年30多亩苹果,一亩能卖4万块钱,总共卖了120多万块钱。尤其是我们家现在主要推广种植的瑞阳、瑞雪,每斤的价钱比普通苹果高出3块多,让我们的收入噌噌地往上涨呢!” 林秋芳说。
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曾先后被省、市、县农业和果业等相关部门评为矮化苗木繁育集体、省级示范农场、科技创新超越发展优秀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坚持以苹果示范园建设为切入点,以推广瑞阳、瑞雪、瑞香红等苹果新优品种为方向,新建新优品种选育园50亩、示范园300亩,推广瑞阳、瑞雪苹果新优品种2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区栽植新优品种20000余亩。同时,合作社大力推进果园机械化种植,实现了果树施肥、浇水、采摘全机械化。
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在白水可不是“独苗”一棵。
近年来,白水县先后涌现出了新农田农业科技公司、美好家园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等上百家新型农村苹果产业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采用“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机制运行,全面带动白水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形成了以产业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白水模式”。
“大门大户”苹果种植“钱”景无限,那些缺劳力、缺技术、果园小的“小门小户”该怎么办?
林皋镇许道村村民谢田科,儿子在城里上班,老两口到了腿脚不利索的年龄,如何侍弄家里的7亩苹果园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三年前,在村干部的提议下,他把果园委托给苹果托管企业代管。
“不操心,不劳神,一年下来,每亩地能多赚1000多块钱。”谢田科谈起当“甩手掌柜”的感受,心里美滋滋的,一个劲地说果园托管这个办法好。
白水县创新果园管理新模式,推广“全托管、半托管、反托管”果园托管模式。引导1.1万户老果园、零散果园的果农加入“果园托管大家庭”,解决了个别种植户缺劳力、缺技术、果园小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县果园托管企业已达到10余家,托管果园10万亩,亩均增收1000余元,果农年增收近30%。白水“果园托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据白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双平介绍,2021年,全县苹果一产产值33亿元,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54%。
叁
销售新路子:
让白水苹果“飞”向世界
在白水县城人民路南段的中通快递网点门口,快递员王军旗正往货运车上搬运苹果,“一年四季,都有大量白水苹果经我们的手‘飞’向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每天发货2000公斤。”王军旗说。
通过网络接单,利用快递发货,放在十年前,在雷牙镇大雷村村民刘建勤看来,“这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前些年,我们果农都是坐等客商上门收购。多少钱一斤,由人家定,咱说了不算。”刘建勤说,如今采取的线上销售方式,让“我的苹果我做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以前存在的果农丰产不增收、果贱伤农的现象一去不返了。
告别传统的等客上门,优先选择电商销售,是如今众多白水果农与果企的共同选择。
“80多个协会会员中,年收益最高的达300多万元。而且,越来越多的白水青年返乡,投入到家乡苹果和农副产品的种植销售中。”白水苹果电商直播协会会长刘博鹏说,截至目前,白水企业和个体从业者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网店近2000家,仅2021年电商交易额就达到13亿元。
白水县锚定“卖全球”的思路,在推进品牌建设、品牌推广的同时,通过实施线上“十百千”、线下“百千万”畅销工程等举措,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双模式”销售链条,不仅站稳了主要销售区广东、云南、福建3省的苹果市场,并且还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让白水苹果“飞”向全世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是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白水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建信说,“只有通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实现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才能保证果品的质量稳定,才能保障万千果农的切身利益。”
以品牌的影响力促升产品的销售力。白水县牢固树立品牌营销思维,为白水苹果邀约知名影星作为代言人,借助名人效应提升白水苹果品牌效应。依托苹果特色产业和境内旅游资源,策划包装农业观光和生态康养旅游线路,从而形成集休闲、体验、采摘、娱乐、科技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新业态,让白水苹果不仅有“吃头”,更有“看头”。延伸苹果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鲜果、果汁、苹果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延伸销售链,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截至目前,白水苹果全产业链产值已达110亿元以上。
下一步,白水县将按照把“白水苹果”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的思路,持续推进“区域、产品、企业”三位一体品牌建设战略,做大做强苹果首位产业,推动白水苹果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优链,让苹果产业惠及千家万户,成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MAUP8A60514BL38.html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