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题写的北大“未名湖”景石。 |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主庭院内的片石假山。石头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以墙为纸,以石为绘”,获得广泛赞誉。 |
景石是古典园林的要素之一。山石可以孤置欣赏、堆叠假山、驳砌池岸,也可以刻字点景、题诗咏志。堆山驳岸要求园林专家、叠石匠人具备较高的造园技艺,并配合独特的山水环境展开创作。相比之下,以山石来点景咏志,则容易许多,在当代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
如今,景石几乎可以融入各种城市环境和风景名胜之中,担当题名点景的重任。只要找到巨石,请人题刻,或作为区名景名,或配以诗词警句,涂上朱漆、金粉,即成大观。如此一来,各地的刻石越来越多,体量也越来越大。无论在大厦前、广场上,还是公园里、景区中,随处可见。就其初衷而言,这些景石能够起到标志导引的作用,却常常少了些传统石景艺术的意境和美感。伴随城市更新,人们的审美需求日益增强,如何更好地发挥景石点缀城市环境、参与大众生活的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美术话题。
承续人文内涵
刻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面对坚固的岩石,古代先民曾自发地在上面刻文纪事,期望能与金石同寿。刻在独立石块上的,称为“碣”;刻在崖壁平整处的,称为“摩崖石刻”。今天在连云港海边,人们依然能够看到汉代的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石上字迹清晰可辨,横卧在沙滩崖岸、蓝天碧海之间,散发出苍茫古意。
随着园林营造的兴起,赏石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承至今。山石,不再只是自然的馈赠,更被赋予正直、高洁等品性,寄托情志,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和精神追求。
园林之外,城市景观中的刻石,还常常传达世人更具普遍意义的美好期待与家园故土之情。洛阳桥横跨在泉州洛阳江入海口,桥旁磐石上横刻“万古安澜”四字,苍劲遒丽,寄托了沿海乡民祈盼平安的心愿。无锡鼋头渚临湖石壁上题有“包孕吴越”四字,既写出眼前恢宏磅礴的湖景,又引人思及湖水所孕育的家园与人民,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刻石为城市山水的自然之美,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人文底蕴。
由此反思,如今一些城市景石,不重视对题刻内容的琢磨,不仅削弱了山石的丰富内涵,更错失了彰显地域文化的良机。尽管当代景石未必都要镌刻诗词歌赋,但也应做到文因景成、景借文传。题刻内容应是对主题、情感的诠释与凝练,富有意境格调与人文情怀,同时应与题刻的书法、篆刻相得益彰。当优美的文辞笔墨与城市环境相映成趣,刻石的生命力便得以延续。
注重审美体验
刻石综合了赏石、诗文、书法、篆刻、理景等多种艺术,成为沟通人与自然,彰显审美趣味,营造深远意境的理想载体。
古代石景艺术的一些基本设计理念、手法,今天依然有其现实价值。例如,明代计成《园冶》提到“片山多致,寸石生情”,揭示了造园艺术的奥妙——谨慎节制,小中见大,以少胜多。这意味着无论在古典园林,还是城市广场,景石都应是整体环境的点睛之笔,贵精不贵多。
拳石虽小,足以象征衡岳。城市景石设置应注重摆放方式,借鉴传统园林理法,配合周围的地形、水体、植物和建筑等,运用以石障景、对景、点景等技巧,营造富有层次感的多重景观之美。例如,侯仁之题写的北大“未名湖”景石,立在湖边西南一隅,非走近难以看见,其位置、大小、形态俱佳,镌刻出燕园的独特气质。
传统园林还十分重视景石的赏鉴。石质有玲珑和古拙之别。前者以太湖石为代表,因其瘦、漏、透、皱之美,备受造园者青睐,这类石材以赏石自身为主,题字常在不起眼处,多加题刻易伤其质。城市中的刻石则以古拙石材为佳,苔侵藓剥、风吹雨蚀的痕迹,反而更添质朴率真的气韵。
如今,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使名石、奇石、巨石的获取更加便捷。一些城市景石设计也盲目追求大体量,而不注重景石的造型、质感、摆放方式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关系,难以给人美的享受,这一现象值得注意。石头并非越贵重越美丽。传统景观营造素来崇尚俭省朴雅,为求名石不惜工费远途搬运,自古便备受争议。无节制地耗费资源,在注重环保的现代社会,更不可取。
选好石、用好石,充分发挥石材的天然魅力,既是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也是塑造今日城市自然之美的关键。
创新景观设计
伴随社会思想观念、科技水平、空间环境的发展,仅继承传统石景艺术精髓尚不足以跟上时代步伐。如何使刻石成为当代城市景观的亮点?还需不断创新设计。
科技进步大大丰富了石材种类,除传统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等,许多人造石材也被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人造石材可塑性较强,在实现设计意图上具有独特优势,拓宽了景石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当然,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还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随着科技介入,石景与声、光、电的结合愈发紧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融合呈现出多元的视觉效果。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促使石景艺术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如今,刻石从寄情之物,进一步走入城市公共空间,走向大众。石景艺术更应强调与“此时此地”相谐适,彰显时代之美、地域之美。设计理念既要从传统中来,也要向现实中去,可以从装置艺术、雕塑艺术中汲取灵感,也可以从各种艺术流派中借鉴经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形式、新风格。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9日 08 版)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