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让任何一个家庭返贫”——社会工作参与江苏省民政厅淮安扶贫纪实
时间:2020-10-14 09:57:43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大家要使用巧劲,月饼压模的关键在于……”中秋节前夕,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里,一场特殊的就业培训正在进行,老师是社会工作者链接的淮安厨师学校的志愿者,学生是新星村的贫困村民。今年年初,江苏省委驻淮安市淮阴区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来到了这里,也把社会工作者带到了群众身边。

需求调研,跟踪服务定“准星”

帮扶工作怎么干?从接到任务的那天起,担任工作队队长的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朱钟斌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工作队包含水利厅等14个成员单位,作为队长单位,民政厅能做什么?“江苏省目前已经建立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救助家庭的一系列情况。然而线上精准识别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数据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更精确地开展服务。”朱钟斌认为。

驻村第一天,朱钟斌见到了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心苑社工服务社创始人赵海林。有16年社会工作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他一直想把服务拓展到扶贫和农村领域,但苦于没有机会。朱钟斌把引入社会工作参与帮扶的想法说出来,当即,两人一拍即合,从一同走访调研到后续的服务支撑,形成了由心苑社工服务社承接服务的初步构想。

通过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当地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源,脱贫致富能力弱;脱贫意愿低,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简单物质帮扶就能解决的,“社会工作者恰好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激发内生动力,一一破解,‘靶向治疗’。”赵海林说。

白天,社会工作者跟着工作队挨家挨户探访,实地了解情况;晚上,他们根据专业量表问卷调查,对建档立卡户做经济情况归因分析,再根据归因结果,制订介入策略。在跟踪服务的过程中,他们还总结了预防返贫“三步走”工作法,第一步,摸排走访,深入调研,了解需求;第二步,评估返贫危险及危机程度,分级管理;第三步,定期检测,及时跟进,发展性扶贫与兜底保障相结合。以三树镇为例,短短三个月时间,社会工作者同工作队入户调研困难家庭107户,筛选出三级情况较好的70户,二级重点关注的31户,一级需要立即介入的6户。“我们还建立了扶贫队员、社工、村委会、邻里互助团成员四方联动的防返贫预警机制,保证不落掉一户困难家庭,也不让任何一个家庭返贫。”社会工作者黄孟燕介绍道。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帮扶困难群众中的专业优势,引进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协助基层民政工作者线下网格走访、即时开展服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的重要途径。”江苏省民政厅帮扶队员、挂职三树镇党委副书记程业说。

微信图片_20201013093318

重点帮扶,救急难融入专业智慧

作为省重点帮扶县(区),淮阴区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中因病、因残、因灾致贫家庭占了将近一半。这些贫困家庭本身造血功能弱,如果再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往往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工作队把他们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由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跟进。在丁集镇刘洼村走访时,工作队就发现了一家典型的边缘户。

年初,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小尹突发重病,常年生病的爷爷、奶奶和父亲一下子没了主心骨,生活陷入困境。驻点社工沙海婷立即将小尹一家作为紧急介入对象,为其申请低保,保障了家庭的基本生活。看着生病在床的孙子,尹奶奶整日以泪洗面。社会工作者用同理等技巧安抚其焦虑情绪,还链接志愿者帮助她减轻家务负担。通过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和发动社会力量捐款,社会工作者还为小尹筹集了医药费。“真是多亏了你们,要不然真不知道我们怎么活下去。”每次探访,尹奶奶都会拉着社会工作者的手,感激的话说个不停。

同样因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帮扶而改变人生态度、积极脱贫的,还有南陈集镇渔塘村曾经的扶贫“老大难”张宏(化名)。

因患有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酒瘾综合征,张宏一喝酒就打人,也不工作,全家7口人就靠妻子和刚毕业的大女儿养活,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在接受治疗后,家人怕张宏故态复萌,不愿意接他回家。张宏知道后很沮丧,打算“破罐子破摔”。社工为张宏开展了个案服务,先是落实临时救助金,链接资源偿还了拖欠的医疗费,解了燃眉之急;又积极开导张宏的妻子和女儿,帮助她们舒缓情绪。在张宏“不再喝酒”的保证下,家人将其接回家中予以照料。社会工作者还积极为张宏寻找合适的公益岗位,以便让他慢慢回归社会。“社会工作者能利用专业优势帮助困难群体综合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真是自愧不如。”一直跟进该个案的区扶贫办刘婷提起社会工作者赞不绝口。

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采访中,困难群众虽然说不清楚“社会工作者”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们觉得社会工作者代表着共产党,是来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的人。三树镇党委书记高传荣则直接表示:“只要有社工开展服务的地方,党委和政府推动工作就非常得力,百姓就非常拥护。”这样的评价让社会工作者们备感欣慰。

辐射效应,长效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从新星村社工驿站传出来,十多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正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晨读。朱钟斌清楚地记得,三个月前初到村部,这里破旧不堪,蛛网密布,门可罗雀。“这儿马上就要拆除,异地重建了。”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高耸的教堂,人员往来,十分热闹。

朱钟斌和队员一合计,何不把这里建成社工服务的阵地呢?工作队的想法得到后方单位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民政厅当即拨付10万元资金对村部进行硬件改造,服务升级,把原有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新星村社工驿站,由心苑社工服务社运营管理,在参与扶贫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

“工作队和社工总有一天会离开,所以,我们要激发村民自我服务和社区参与的意识,打造一支不走的帮扶队。”提起建站初衷,朱钟斌这样说道。

起初,村民并不买账。随着一系列关爱老人活动和暑期夏令营的开展,社会工作者的“刷脸”有了效果,驿站也渐渐热闹起来,村民愿意在这歇歇脚、聊聊天了。社会工作者顺势发展了9名村民骨干,初步成立了邻里互助团。为了让互助团进一步提升能力,社会工作者还每个月组织例会,对成员进行领袖培育和技能培训,回顾服务内容,分享总结经验教训……

“邻里互助团在入户走访和社区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是我们的左膀右臂。”驻点社工纪杰杰表示。更让她自豪的是,陆续有6名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对象加入了邻里互助团,从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邻里互助团积极参与到分散供养五保老人、困难家庭老人和留守老人的日间照料和情绪疏导服务中去,参与到村庄建设中去。现在,常到驿站参加活动的村民多了,积极报名当志愿者的人也多了,乡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新星村村支部书记陈际书告诉记者。

目前,三树镇已经形成了由省委驻淮阴区帮扶工作队、三树镇政府、各村村民委员会、心苑社工、淮阴师范学院、邻里互助团、爱心企业、多家社会组织组成的脱贫支持系统。在赵海林的促成下,新星村还成立了“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工驿站农村儿童关爱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村民互助中心的阵地作用也正在逐步发挥并辐射到周边村。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