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昭通市完成易地搬迁扶贫30.6万多人,其间建成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9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万多户、17万余人。但昭通市泽青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泽青”)调研发现,安土重迁的村民对搬离大山这样的好事仍顾虑重重——青壮年担心人生地不熟、无地可种、就业不稳定;老人们除了担心生计还顾虑养老问题。为纾解易地搬迁给群众带来的心理和思想压力,昭通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工作服务,在帮助搬迁群众住得下、住得好、住得久和深度融入社区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条龙”全程跟踪让帮扶不断档
2019年以来,昭通市民政局先后与市少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少强”)、市能量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能量源”)、“泽青”等17家社工机构签订项目合同,在每个安置点社区安排2-3名社工。截至目前,已有76名社工进驻。
从村民搬迁伊始,专业社工就开始了“一条龙”全程跟踪服务。
看房选房时,社工引导村民到社区看房,帮助他们熟悉社区和周边环境,并协助社区摇号分房,让村民们能够“住得下”。
村民安顿下来后,社工机构组织开展了“幸福交友会”“爸爸妈妈听我说”“易迁群众座谈会”等活动,使素不相识的人们尽快熟悉了起来,让他们能够“住得好”。
如何让搬来的人们获得稳定收入,进而“住得久”呢?引导村民就业成为社工服务的重要内容。“能量源”注意到当地妇女手工布鞋和鞋垫很有特色,就组织动员她们制作,并依托机构平台售卖。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和爱德基金会的支持下,“能量源”还联合江苏省药理学会的专家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了花椒足浴粉,预计能使花椒单产增收50%左右。
引导群众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
社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活动,提振搬迁群众的精气神,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生活。
看见有的居民存在随手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社工就召开座谈会宣传引导,提升他们的文明卫生意识。现如今,居民们的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看见社区不少苗族居民擅长唢呐、芦笙等乐器演奏以及民族舞蹈和山歌,社工便成立了唢呐队、舞蹈队等,定期组织排练演出,帮助他们建立交际圈。
截至7月31日,各社工机构在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点)开展50人以下的小型活动400余次,50人以上100人以下活动40余次,100人以上活动20余次。
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后,社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将他们培育成志愿者,营造自助互助氛围。社区服务用房交付得比较晚,田坝乡的群众张艳无偿腾出自己的部分房屋,用作儿童活动室和老年活动室,及时解决了社区没有活动场所的窘境。
有的居民搬入新居时正好赶上了疫情,心中惶恐。各社工机构积极参与防控消杀、科普宣传、志愿者招募管理等工作,并募集发放口罩、消毒液等50余批次。很多热心的居民受到感召,也参与其中,有力支援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提升了社区凝聚力。
钱没有收但孩子问题解决了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社工机构通过走访评估,筛选出特殊困难家庭列为个案予以跟进。
“泽青”在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的帮助下,募集手机26部,让困境儿童顺利在家上网课。当他们发现有的家庭存在经济困难、家庭暴力等问题后,及时通过设立助学金、入户教授生活技能、对接法律咨询等方式跟进解决。截至目前,累计跟进个案60余个。
7岁的小龙在父母离婚后,情绪低沉,与共同生活的父亲产生了隔阂,成绩一落千丈。“泽青”社工通过家访跟小龙熟悉后,引导他与父亲多交流,并为其建立了支持系统。渐渐地,小龙跟父亲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成绩也提高了,还成为儿童之家的志愿者。
在靖安安置点某社区有一个家庭,因为父母在外务工,有时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导致最大才11岁的3个孩子无人照看,非常叛逆。父母管不了,就直言想付钱把孩子托给社工站照看。钱不能收,但孩子的问题必须解决。“少强”社工找来桌椅板凳,在安置点内的6个社区开办了“四点半”课堂,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每逢周末,还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开展小组活动,鼓励孩子跟父母视频沟通。这些举措深受孩子欢迎,“四点半”课堂和周末活动经常满员。
“孩子们的问题多样化。有的喜欢吵闹、争斗,有的内向害羞,当众报个姓名都难为情,遇到问题更是不敢发问、不敢求助。”“少强”负责人蓝剑说,为此,社工每次举办团体活动时,就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锻炼孩子。短短两个月后,孩子们就不再大吵大闹,也能跟社工顺畅交流了。“哪怕是新加入的孩子,也会受到氛围的感染,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为提升服务成效,昭通市民政局还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契机,与广东中山、东莞等地民政部门对接,请他们派出优秀的社工督导在鲁甸县卯家湾搬迁安置点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其中,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在鲁甸开展了203天的服务督导工作,培训本土社工800多人次。中山派出社工督导在安置点开展了近3个月的工作,培训本土社工700余人次。
截至目前,17家社工机构在安置点直接服务居民6万余人次,间接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次。其中,家庭邻里关系调适项目惠及1.6万人次,社区融入活动惠及5万人次,搬迁群众生计培育项目惠及8000人次。(记者孙彦川)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