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发
社区治理亟需专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社区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落脚点,也是各项政策落实的最末端,这“最后一公里”治理得怎么样,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融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诉求越发多样,新的问题不断凸显,又给社区治理带来层出不穷的新挑战。
社区治理,关键在人。一些地方社区工作者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尤其是专业能力偏弱,导致为民服务本领不足、化解矛盾水平不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专业人才不多、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社区治理水平的突出瓶颈。只有补上专业人才这块短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有效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在社区,服务群众是否“心贴心”,贯彻政策是否“实打实”,需要数量充足、专业扎实的人才去推动落实。保持社区人才队伍稳定非常重要,要保障工资待遇,畅通晋升渠道,实现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迫在眉睫。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管理服务、专项业务等方面内容,开展常态化培训教育,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能力。
引入专业化社会力量。要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倡导专业社工进社区,使医务社工、心理社工、物业社工等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
要引导有专业能力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积极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此外,要向科技要效益,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社区“智治”,将信息化手段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社区治理是一门大学问。只有练好专业化“内功”,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才能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进一步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连发
社区治理学院
如何为基层善治赋能?
近年来,“社区治理学院”在合肥多个社区诞生,有些区还成立了区级社区治理学院。这些学院办得怎么样,如何培养基层治理人才,能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多个社区调查——
社区办学院 越办越规范
● “学院秋季学期很快就会开学,我们正在准备下学期招生与教学工作。”
——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工作人员年洁
● “学院成立后,日常的管理和运行由专业的社工机构负责。”
——瑶海区民政局负责同志
“学院秋季学期很快就会开学,我们正在准备下学期招生与教学工作。”8月13日下午,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工作人员年洁正忙着筹备社区治理学院秋季学期开学事务。年洁告诉记者,今年春季学期受疫情影响,不少课程都是线上教学,秋季学期将恢复线下教学。在课程安排上,下学期将采取专题式教学,每月开展一次社区治理专题学习班,包括社区党建、社区营造、志愿服务等共10个系列,同时还将针对特定组织需求,提供定制课程。
自2016年4月成立至今,滨湖世纪社区治理学院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4年来,学院聚焦社区治理的各类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专业社工向学员们传播最新社区治理理念,讲授专业方法和技能,为滨湖世纪社区现代化治理工作增智赋能。
滨湖世纪社区的创新之举,让其他街道、社区看到了社区治理学院的作用。近年来,合肥市已有多个社区成立社区治理学院,一些区还成立了区级社区治理学院。每个学院在为社区治理“支招”的同时,也在探索学院自身的建设和运行工作。
今年5月,瑶海区基层治理学院挂牌成立。成立当天,学院就组织了一场基层治理经验交流会,全区100多名社区工作者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活动。“学院成立后,日常的管理和运行由专业的社工机构负责。”瑶海区民政局负责同志介绍,引进专业机构参与管理和建设,能够让学院运营更加规范。
社会化、专业化运营,也是滨湖世纪社区治理学院的转型方向。今年社区与上海一家专业机构合作,由其负责学院的日常运行和教学工作。此前,社区治理学院邀请专家老师过来上课,属“走读式”教学,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临时性较强。“专业机构进驻后,在课程开发和授课方面更具系统性,也能更好地对接学员需求。”包河区委常委、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介绍。
治理有学问 真学真管用
● “社区治理说起来平常,却是一门大课题。”
——瑶海区基层治理学院项目主管周茂同
● “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动起来!”
——蜀山区蜀麓苑社区中海原山小区党委书记尚永健
“社区成立学院,能教好治理课吗?不会形式大于内容吧?”社区治理学院相继成立,让不少人对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产生质疑,有些人甚至觉得社区治理很简单,成立所谓的学院,根本是多此一举。
“社区治理说起来平常,却是一门大课题。”瑶海区基层治理学院项目主管、合肥市博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周茂同告诉记者,当前,城市社区人口越来越多,居民的生产、生活、文娱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由此造成的居民矛盾甚至社会矛盾也易发多发。想要靠过去的行政思路把社区的大小事“管”起来,不现实也不可能。“这就要求社区治理主体要具备全新的治理理念,掌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成立社区治理学院,最大的目的便是培养专业化、多样化的社区治理人才。”
正是到社区治理学院“深造”,让全职妈妈宋云桂成长为一名社区治理骨干。一开始,宋云桂只是滨湖世纪社区一名网格信息员,平时工作只是帮助社区搜集信息。社区治理学院成立后,宋云桂经常去听课,了解全新的社区治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如何组织居民协商议事,这个就很讲究。找哪些人开会,议题怎么提出,如何建立议事规则等等,都对能否取得最终的协商结果很重要。”学习过“罗伯特议事规则”后,宋云桂成了会议组织能手。就在这个月,她还帮助几户居民协调解决垃圾桶如何放置的矛盾。
今年4月28日,蜀山区社区治理学院第二个教学点落户该区经济开发区,这让蜀麓苑社区中海原山小区党委书记尚永健有了近距离学习机会。作为小区党组织负责人,尚永健一直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很关心。
“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动起来!”几堂课听下来,尚永健与3位党支部书记合计要多在小区内搞几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8月1日建军节,小区党委举办了一场“我是小小兵”活动,向小区内小朋友讲述解放军抗洪抢险事迹。活动原计划20个报名名额,可当天却吸引了连家长在内120人参加。“活动怎么策划,人员如何招募,到最终的总结反馈,这些活动的组织细则,都是在社区治理课上学来的。”尚永健说。
居民是重点 自治促共治
● “很多人以为社区治理学院是‘社区干部学院’,其实不然,居民才是学院的重点学员。”
——包河区委常委、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
● “让社区居民向观摩人员介绍所在社区的点点滴滴,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蜀山区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部工作人员宁婕
8月14日下午,瑶海区基层治理学院组织学员来到包河区常青街道参观学习。在经验交流会上,常青街道工作人员介绍的社会救助项目,引起了瑶海区红光街道社会事务部工作人员王静的注意。项目中有一个“小老板公益市集”活动,招募家长带着孩子在社区里义卖,为街道社会救助项目筹款。“这种方式能够发动很多居民参与,从而凝聚更多力量为项目做贡献。”王静打算把这个活动介绍到红光街道。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这正是当前很多社区治理学院大力传播的社区治理理念。“很多人以为社区治理学院是‘社区干部学院’,其实不然,居民才是学院的重点学员。”束红英介绍,滨湖世纪社区是合肥市首个街道级大社区,辖区居民15万余人,社区工作人员只有100多名,日常工作已经忙不过来,社区治理工作更难有效参与。
在束红英看来,社区治理学院更重要的是对社区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进行培训,让大家知道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自从社区治理学院成立以来,每年都有近200名居民报名学习。“截至目前,社区治理学院培育居民骨干近1000人,累计服务居民近万人次,已经成为社区人才队伍的增能空间、居民自治共治的互动空间和社会力量的成长空间。”束红英介绍。
“发动居民得有方法和载体,这也是社区治理学院课程的重点内容。”蜀山区经开区社会事务部工作人员宁婕说。之前,为了加强社区治理,经开区经常组织现场观摩会,让辖区社区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学习。“过去观摩会都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工作,现在我们会招募社区居民,让他们向观摩人员介绍所在社区的点点滴滴,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三连发
讲好治理课
夯实新平台
对话人:
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 束红英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周军
记者:成立社区治理学院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有何意义与作用?
束红英:社区治理学院可以对两大类人群“赋能”:一类是社区工作者,我们组织社区工作者及时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与社区工作息息相关的业务知识,让社区工作者精准理解贯彻中央决策和精神,切实掌握能用管用的社区工作方法,打通了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另一类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他们是居民党员、社会组织成员、居民志愿者以及辖区单位、物业等治理主体,通过学习培训,增智赋能,实现群众由“服务对象”到“社区治理参与力量”的转变。通过社区治理学院四年的持续教学,大批社区骨干、草根组织从中获取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社区工作者有一半以上获得社会工作师专业职称,近千名志愿者成为社区治理骨干人才,各类参与主体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周军:事实上,社区治理学院是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智库平台。社区治理学院可以对基层治理疑难问题、街居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线工作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同时能对各类社区治理力量结合其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和实务教育,为基层治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支持。
记者:社区治理学院在人员培训方面有什么特点?
束红英:一是学教主体的“开放性”。师资方面,既有高校教授、专家学者、实务精英,也有一线社区工作者、辖区内草根领袖。培训人员也涵盖了所有社区治理主体,只要有意愿的居民、单位都可报名参加培训,最大限度向有意愿、有公心、想参与的人群开放。二是课程内容的“精准性”。哪些问题、哪些知识是社区急需解决、急需掌握的,社区治理学院就开设哪些课程。课程内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有最新的理论宣讲,也有接地气的经验分享,如议事会如何开,项目如何策划,服务如何开展,矛盾纠纷如何调解等,都是社区治理学院的培训专题。三是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坚持集中授课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现场教学与外出参访相结合,主题沙龙与实操训练相结合,教学形式根据课程内容、参学人员、教学效果等灵活变换、不固守陈规,突出学习的体验性、分享性。
周军:社区治理学院特别注重治理人才分类培养,如设置街镇领导干部班、社区两委班、社会组织班、志愿服务班、居民自治班等。同时,注重结合治理需要设计不同课程模块,如政策理论、实务应用课程等。另外,教学方式上较灵活,如课堂讲授、在线学习、交流讨论、工作坊、观摩考察等。最后,在考核方面除了考勤、阅读、测试外更加重视实际应用,如采取岗位工作汇报、实务经验交流等方式。
记者:如何保障社区治理学院常态化发挥作用?
束红英:社区治理学院高效率和常态化运行,离不开“三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认识到治理学院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将其摆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谋划部署。同时,组建校委会,负责社区治理学院的日常运行和教学管理,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建而不用或不正常使用问题。二是做好经费保障。设立社区治理学院专项建设资金,一方面通过参与市级、区级社会服务项目创投,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社区年度财政预算给予足额保障,让社区治理学院有充足的办学经费。三是做好运行保障。推行学分管理,将学员的课后思考、课堂表现和学习记录纳入积分,作为社会组织备案注册、承接服务、优秀评选的重要依据,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获得。在教学资源上,我们引入沪宁杭等基层治理培训机构,定制培训师资和培训教材。同时,我们把社区的成功经验和管用的做法,提炼研发成教学资源,更好复制推广。
周军: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治理工作需要,大力开展治理技术服务和治理人才培养的购买服务工作,引导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实务机构中的治理智库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学院的建设与运行。完善多级治理学院的运行机制,市、区(县)和街镇社区治理学院要进行合作分工,市级治理学院要注重发挥综合研究和课程研发的专业引领作用,区级治理学院要注重发挥创投项目管理和培训项目管理的上下联动作用,街镇治理学院要注重发挥实务督导和课程教学的一线支持作用。
四连发
·微话题·
8月13日,本报(安徽日报)法人微博发布话题“社区治理学院,能教好社区治理课吗?”引发网友关注——
@蜗居2012:教学相长,不仅社区工作人员要认真听讲,教员也要深入街道和社区,走近群众身边,了解社情民意。这样授课时就能从实战出发,讲解更生动,对策建议更有效。
@芬达lee:群众的诉求大多在社区,矛盾也大多发生在社区,怎么处理好社区里的事,对社区干部来说是考验。社区治理学院能给社区干部充电,让他们提高干事的方式方法,这种形式非常好,给它点赞!
@庐州微晓生:社区治理也是个“技术活”,要有科学理论指导和专业方法加持,成立社区治理学院,能够让工作人员及时“充电”,补齐本领上的短板。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