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和的慈善基金会和风仁心健康公益慈善信托支持下,顺德慈善会联合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在顺德区成功举办“和风仁心”人文医疗与健康社工项目基线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聚焦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多方协作网络构建等核心议题,共同谋划具有示范意义的“顺德经验”。
“和风仁心”人文医疗与健康社工项目基线调研成果交流会举行。
本次会议得到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代表,和的慈善基金会、顺德慈善会等公益组织负责人,顺德区属三级非营利医院及镇街医院,社工机构代表以及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专家代表、调研团队等参与了此次交流会。
据悉,2024年8月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与和的慈善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从多元主体视角出发,开展顺德区人文医疗与健康社会工作基线调研项目,以综合了解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服务模式、已有成效、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在2024年8月至9月期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与顺德慈善会合作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一对一访谈与田野参访等方式收集一线数据,产出有关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项目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与行动方案。调研期间,调研团队对9家政府机构与行业协会、19家不同层级的医院及医养结合机构、27位医务社工及健康公益相关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同时收集了47份调查问卷,形成了顺德区人文医疗与健康社工项目基线调研报告。
交流会上,项目团队基于此次调研成果及相关政策建议与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发展的行动方案。交流会各方就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发展的愿景及目标达成一致,并表示未来将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不同层面为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马凤芝指出,健康社会工作既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路径。她特别强调,应通过人才培训、服务创投塑造顺德本土健康社工的支持网络,让人文医疗与健康社工成为顺德健共体建设的亮点,为我国健康社会工作纵深发展提供“顺德经验”。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学专业负责人、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古学斌教授建议顺德作为“众善之城”,应拓展健康社工在政策制定、医院服务、社区照护等多场景的应用,构建多方共建的人文医疗与健康社会工作发展生态。
和的基金会理事长司徒颖表示,基金会和风仁心健康公益慈善信托将持续深化“医社联动”模式,以本次调研为起点,协同各方推动健康社工服务纵深发展。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胜意则从医改角度,肯定了健康社工在完善医疗服务闭环中的独特价值。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林伟雄对调研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会与卫生健康局研究,全力以赴推动顺德区健康社会工作的体系化建设,推动构建顺德模式的生态建设。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和祐医院,就医疗机构内健康社工实践模式展开专题研讨。据悉,项目各方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可复制的“顺德经验”,为我国健康社会工作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https://www.shundecity.com/a/2025/284209.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