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莲乡大地上的温暖烛光——记湘潭县意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冯枝花
时间:2025-04-01 15:06:36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3月31日讯(通讯员赵冠群 易素玉)在湘潭县谭家山镇,有一位被群众亲切称为“冯干部”的社工——冯枝花。自2018年投身湘潭县民政社工工作以来,她八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助人自助”的理念,为困难群众点亮希望之光,传递温暖力量,成为他们坚实的依靠。

2.4.png

精准救助,点亮希望之光

面对乡镇社会救助对象分散的实际情况,冯枝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困难群众家中,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并提供帮扶。谭家山村的唐泉(化名)肢体残疾,母亲意外摔伤后,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冯枝花迅速行动,协助其申请到2000元临时救助,缓解了燃眉之急。红星村的唐卉(化名)一家,父亲患病,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妹妹正在读高三,全家仅靠低保度日。冯枝花积极链接公益慈善资源,为他们争取到现金和物资慰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土地庙社区的曾健(化名)精神残疾,母亲朱秋云独自居住,冯枝花不仅经常上门陪伴老人,还帮她申请了医疗救助,并为其链接到爱心冬被,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爱心服务,传递温暖力量

冯枝花下乡走访时,总是随身携带理发工具,为老人和残疾群体免费理发。她手法娴熟,服务贴心,深受群众喜爱。得知困难群众农副产品滞销,她利用身边人脉帮助销售,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面对生活习惯差的精神残障对象陶军(化名)时,冯枝花手把手教他叠被、穿衣、打扫卫生,助他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陶妈妈感激地说道:“我现在已经把小冯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女儿了。”

2.5.png

贴心陪伴,成为坚实依靠

低保户刘云(化名)瘫痪在床二十年,疾病缠身,焦虑绝望。冯枝花定期探望,为他疏导情绪、代购药品。刘云有就医或其他照料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求助于她。冯枝花也会及时联系志愿者,协同一起接送其就医,为其办理入院、出院手续。几年来,刘云将她视为自己的依靠,视她为救命恩人,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为她赠送了定制锦旗。智力障碍的唐林(化名)父亲去世后住进精神病院,冯枝花常自费带着食品去探望。每次见面,唐林都眼含泪水,紧紧握住她的手不愿松开,对她依赖无比。

冯枝花用行动诠释了社工的担当,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她和伙伴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面对群众的信任和赞誉,她坚定地表示:“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一直在!”

湘潭县意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董事长左雅琴介绍,在莲乡大地上,有像冯枝花一样的三十多位民政社工,如同一盏温暖的烛光,照亮着困难群众前行的路,传递着爱与希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冯枝花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社工的坚守与奉献,也是社会温暖的缩影,更是每一位民政社工人爱岗敬业、为民爱民的初心情怀。

http://hssq.voc.com.cn/content-72558-23.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