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人生百味。”这是我从事禁毒社工三个月以来最大的感悟。
我是聂若晴,是一名禁毒社工。今年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怀着满腔热情和助人自助的信念,走进了郑州市金水区青荷橄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启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社工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一系列的岗前培训,不仅让我更加了解禁毒社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也赋予了“书本中”和“想象中”的专业社工知识有了更加鲜活的意义。
禁毒社工涉及的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在做好社会禁毒预防教育宣传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和曾经深陷“毒潭”的涉毒人员近距离接触,深入社区实地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有效分析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协助辖区民警做好管控工作,避免他们出现复吸、自我伤害等情况,更要立足于社戒社康人员的角度,给予涉毒人员足够的关心,运用个案、小组以及社区等方法,为他们开展专业、精准的实务工作,帮助他们彻底达到身心脱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禁毒社会工作中,一方面要掌握“三心”:真心、耐心、关心。我们接触的服务对象对禁毒社工的工作往往比较抵触和反感,因此我们要用真心对待、不歧视他们,才能被服务对象接受;另外要有耐心,禁毒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耐心细致的交流接触,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深层次的问题,才能将工作全面开展;其次是关心,关心他们日常生活动态、有无要解决的难题,积极融入他们,如此一来,服务对象的转化就有动力。
另一方面坚持“四个不怕”:就是不怕受冷遇、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不怕反复。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不难发现,在走访过程中经常会遭遇不接待、不理睬或回避现象,所以在工作时就要不怕受冷遇,不怕麻烦。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不怕吃苦和反复,不能放弃,一直做到能接触为止,促使其重返社会大家庭。
“充电”赋能强本领 且思且行且成长
禁毒工作对于社工的专业性要求是很高的。社工需要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于普通人群,需要社工做到清空自己固有思想,熟练掌握禁毒工作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剖析自己的服务对象,包括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面临的困境等,从细节入手帮助他们打开心门。
我以一年为周期,给自己制定了可执行性高的学习计划,通过参加机构内部督导、业务能力培训以及利用空闲时间观看各类线上公益课程,渐渐地我了解到禁毒工作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广、覆盖面大,包含心理、医疗、救助、就业以及社区矫正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能力,学会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务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给予服务对象专业的支持。
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涉及各行业各年龄层。在我看来,做好有效沟通是搭建社工与服务对象桥梁的重中之重。有些服务对象在交流时会给自己贴上“不正常”“无法接纳自己”的标签,他们不接受自己曾经吸毒的过去,因此在对话时社工询问的口吻、措辞以及自身的行为举止等等,一定要慎之又慎,时刻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激起他们内心敏感的一面。
其中不乏具备劳动能力但“依赖”思想严重的服务对象,因为多年吸毒,家庭朋辈的支持非常少,他们总觉得自己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等着政府救助。对于这一情况,我明白社工不单单是链接资源的角色,也要充分学会运用“优势视角”来看待他们,始终秉持着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引导,想方设法地挖掘服务对象自身改变的动机,主动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将真正走出困境这条路走踏实。
同工相助促进步 团队能力再提升
回想起三个月前刚来到禁毒岗位上的自己,我觉得自己充分体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的含义。
从一个实务工作“小白”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禁毒社工,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这一过程中,团队的同工们亦师亦友,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无限鼓励。
俗话说,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处使,团队的团结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展禁毒宣传周的活动时,从前期计划、物资筹备、活动执行、新闻宣传等各个环节,大家分工明确、行动迅速,总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每每遇到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时,大家也会一起想办法解决。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也在工作中认识到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不论是每周例会,还是团建活动,我们一见面就会先互相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向经验丰富的社工“取经”,为新社工补充专业知识。
因为我们都有着一个初心和目标,就是将禁毒工作做好,要努力为服务对象营造一个温暖、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在戒毒的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即使在寒寂的初冬也能看到阳光明媚,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城市的温暖。用自己的努力引导人们摘下对涉毒人员的有色眼镜,以仁爱之心陪伴服务对象成长,为他们过往的“灰暗经历”画上句号,让这群“特殊人员”有信心可以更好地融入接下来的社会生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961788549467501&wfr=spider&for=pc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