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启新一轮爱心之旅!“募师支教”志愿者第31次从深圳岀发,奔赴山区支教助学
时间:2022-09-26 10:11:57来源:读创

9月新学年开学之际,荣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被列为广东省社会组织扶贫创新五大模式之一的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第31次吹响出征号角。

“募师支教”行动招募的新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奔赴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3所乡村小学,开启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

第31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志愿者合影

2006年2月 深圳企业家 许凌峰出资20多万元,面向全国招募支教志愿者。他 成为中国民间个人出资招募教师扶贫支教的“第一人”。 许凌峰 的 “薪火” , 经过《深圳商报》强势 传播 , 深圳市文明办、关爱办 持续赋能 ,形成燎原之势 , 烛照全国各地。

迄今为止,由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商报等共同主办的“募师支教”行动,已连续举办了31届,先后招募了2000多名支教志愿者,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800多所乡村学校,惠及山区学生逾30万人。

远山的呼唤,永远的牵挂。深圳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李青松表示,深圳这座爱心之城用16年的坚持,两千多名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接力,践行着“爱心有多远、`募师支教'就能走多远”的承诺,展现了“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城市情怀。

作为全国首创民间捐资助学的创新模式,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已走过16年爱心历程,成为全国知名的公益慈善品牌和深圳的爱心名片。据介绍,除了线下课堂教学外,“募师支教”行动还将创新、升级。重点实施读创名师课堂公益计划,打造基于互联网教学的"空中课堂”。线上线下并举,让一点爱演化成为万般爱,洒向全国更加广阔的山区乡村。

新闻速写:

为爱出发,奔向远山!

为爱出发,奔向远山。

随着9月新学年的到来,又有一批“募师支教”志愿者接过接力棒,在贵州大山深处延续着来自深圳的大爱。

第31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招募的5名大学生志愿者,近日分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3所乡村小学,开始一段别样的大山之旅、爱心之旅。

“95后”用行动回报家乡

25岁的志愿者肖果果从小就有教师梦。小时候父母问他想当警察、医生还是老师,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

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后,他曾在辅导班任职,可他还是希望够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于是选择了支教。第一次在村台小学支教,他就跟一位两次参与募师支教的志愿者陈洪伟一起。“陈洪伟是我们那批志愿者里的大哥,他常说‘志愿者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使者,更是传递爱心的使者’,让我深受感动。”因此,他主动提出申请,在村台小学继续支教。

志愿者肖果果为山区孩子上课

“我很感谢`募师支教’这个全国闻名的公益慈善活动,让我既能圆幼时的教师梦,又能为家乡的孩子奉献爱心。”肖果果说。

“95后”志愿者游延义和帅银云来到全县最偏远的林关小学,加上他们才有6名教师,46名学生,因为没有新生,今年学校不得不停办一年级。

他们所在的林关小学,距离县城近2小时车程,距离镇上也有半个多小时车程。可游延义却乐在其中,“课后我们还要备课、家访,时间过得特别快,加上这里空气好,可以爬爬山。”

志愿者游延义为山区孩子上课

山里孩子住得更偏远。四年级有3位学生,每天要从悬崖旁的公路步行2小时到校。为了赶在太阳下山前到家,他们每天下午三点五十准时离开学校赶回家。“为了这些住得这么偏远的孩子,哪怕只剩下两三名学生,我们这所学校依然会办下去。”游延义说。

志愿者帅银云为山区孩子上课

“感谢‘募师支教’为我提供支教机会。我念大学时曾参加过‘三下乡’活动,去过贫困地区支教,一直忘不掉那里孩子纯真的眼睛。”帅银云说,这次又有机会支教,她备感珍惜,“我一定努力支教,回报来自深圳的爱心,帮助孩子们了解更多大山外的世界。”

内蒙小伙与贵州姑娘携手支教

“第一次见面,正是她的善良打动了我。”志愿者孙适是位在内蒙出生长大的小伙子,他跟滕佳琳都是赤峰学院2020届学生,一个学美术,一个学英语。

大四时,一车同学坐车抵达实习点,孙适帮一位同学搬箱子,结果箱子太重破掉了。孙适和箱子的主人一筹莫展,这时,佳琳走了过来,问:“我这里有订书机,要不要借给你们用一下?”

“车上有二三十位同学,只有她主动上来帮忙。”孙适说,通过之后的接触,他越来越喜欢这位善良的姑娘。

两人毕业后,一起约定去大城市打拼。他们来到杭州一所培训机构,一个教英语,一个教美术,日子在忙碌中流走。

这样的生活被一则招聘打破了。佳琳看到了深圳“募师支教”行动招募志愿者到贵州支教的信息,便萌生了回家乡支教的念头。

她把想法告诉了孙适,孙适非常支持她。“当时去杭州,是她支持我;现在回贵州,我应该支持她。”孙适说两个人只有互相支持,才能走完一生。

7月,两人从杭州培训机构辞职,跨越了1600多公里,来到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为接下来的支教工作做好了准备。

由于师资匮乏,两位年轻人除了教英语和美术外,还要肩负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学。

志愿者孙适为山区孩子上课

孙适主攻国画,他在黑板上画的图形、曲线和直线,寥寥几笔却颇有国画意境。在老教师的帮助下,佳琳也逐渐胜任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只是两周下来,两个人嗓子基本全哑了,“每天从学校走回宿舍的15分钟,就是我们互相加油打气的时间,他是个心大的人,常常宽慰我。”佳琳笑着说。

志愿者滕佳琳为山区孩子上课

孙适遇到的困难更多些。他是北方人,不会说遵义话,有的一年级学生普通话不标准,三句里夹着两句半遵义话,他只好请旁边普通话好的同学翻译。“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本地话,除了跟佳琳说,我还跟小商贩学。”孙适决定要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遵义话听力。

“我们已决定扎根贵州。”孙适说,他和佳琳正积极准备参加贵州教师编制考试,要留在这里发展。“大城市虽好,但小城镇更安稳,更适合我的创作。”孙适说,到了贵州,才知道为什么南方山水国画里的山都是连绵不断的,那些云和雾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