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荆楚最美家庭”揭晓仪式现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9月28日上午,2021年度“荆楚最美家庭”正式揭晓,武汉吴海燕家庭等100户家庭被授予“荆楚最美家庭”称号。
此次寻找2021年“荆楚最美家庭”活动由湖北省纪委监委机关、湖北省妇联、湖北省文明办主办,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承办。今年5月,活动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极目新闻“最美家庭”专题页面浏览量近千万人次,在全省又一次掀起寻找“最美”、发现“最美”、争做“最美”的热潮。经过网上投票,评选产生了100户“荆楚最美家庭”。
这一百户家庭,都是铭记党史党恩、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清正廉洁、绿色环保、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荆楚家庭代表。
在2021年度“荆楚最美家庭”揭晓仪式现场,一幅幅“红心爱国”的画面,一条条“恪守清廉”的规矩,一个个“家风传承”的故事,感动了众多观众,也赢得了热烈掌声。
一座红色家庭展览馆
见证社区干部30年爱党爱国情怀
当“收藏”染上红色,心就开始变暖。30年如一日,笃爱“红色藏品”。不求财,不求名,把“家藏”变成“红色基地”,只因爱得浓烈深沉。这是宜昌王书林家庭的颁奖词。
53岁的王书林,是宜昌市猇亭区新金岭社区一名社区工作者。从孩童时代开始,祖、父辈就给他讲老红军的故事,“他们一次又一次告诫我,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这个幸福时代,我们不能忘记。”
1985年,王书林经历了一次迁居。在清理“家当”时,他看到了父亲的老笔记本、毛主席像章、书籍、文献等。从此,他便开始了“红色收藏”。
1996年,王书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对党的历史、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更痴迷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书籍和物品的收集。为了找到心仪的“红色藏品”,崴过脚、挨过饿,甚至在乡下被野狗咬伤,“但只要能收集到党的报刊、书籍、照片等红色物件,就算有再多的困难,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就这样,我坚持了30多年。”
2015年,在庆祝建党94周年前夕,社区要举办党员教育活动,王书林腾出自己住房二楼所有的房间,将其布置成红色展厅,将收集来的历史资料、书籍、实物近千件进行展览。
这次展览,激发了王书林开办展览馆的灵感。2015年下半年,他和家人将自家二、三楼全部布置成展厅,把收集来的红色书籍等藏品,进行分类集中展示,建起了“家庭红色展览馆”。
到目前为止,这里免费接待了40000余人参观学习。有3万余册红色经典藏书的收藏馆,更成为附近居民的阅读胜地。
“我常想,如果没有父辈不忘党恩的教育,没有对党和国家深厚的感情,我不会为了红色收藏花费这么多时间、积蓄。”王书林说,“今后,我会将爱国爱党的好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一条禁止违规办事家规
司法局长和患癌盲妻守住清廉
法律是人心的天平,司法是天平的准心,家庭是准心的平衡色。国有铁面方显无私,家有盲妻心怀清明,父廉、母贤、子孝,报得党恩如山似海,深得人民荣誉等身。这是随州李伟业家庭的颁奖词。
在活动现场,随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伟业分享了他和妻子的故事。
1991年,李伟业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原随州市吴山镇法庭工作。“对于出身农家的我而言,上大学并不容易,生活费主要靠在学校勤工俭学,四年大学我课余当了三年清洁工。”参加工作后,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总是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说在前头。一是家里农村的;二是兄弟姐妹多,条件都不好;三是有可能一辈子都在乡镇工作。第一个坦然接受这三个条件的人,就是他的妻子胡玉华。
“妻子父母都是教师,家庭条件比我好很多,作为幺女儿,备受父母的宠爱,但她一点都不娇气,结婚时,她没要一分钱聘礼和一件首饰,我们没有大操大办,我是用自行车把她接到我家的,连单位的同事都不知道我们结婚的事。”回忆起那段清贫而幸福的日子,李伟业的嘴角也浮现出一丝微笑。
结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两地分居。妻子怀孕期间一直在单位吃食堂,却从来没叫过苦。2002年,李伟业走上领导岗位。胡玉华主动向单位提出下岗分流,以便照顾孩子上学。生活中她深居简出,简单朴素。“我们定下一条规矩:亲戚朋友要来随州办事,吃住家里都可以包,但违规办事不行。”
2007年,李伟业被最高人民法院选拔,参加中外交流项目学习。但就在他回来后,胡玉华被诊断出患了乳腺癌。
2016年,胡玉华视力急剧下降,逐渐近乎完全失明。在机构改革时,李伟业曾经和妻子商量,申请放弃主职,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她。胡玉华却说:“国家花那么大的精力培养你,不是要你照顾我的。组织要你干,你就好好干,不要考虑我。”
“每天早上5点钟,我就起床,把一天的生活安排好。妻子吃素,我换着法子给她增加营养、增强她的抵抗力。为了让妻子心情愉快,每天出门前,我会亲亲妻子;吃完晚饭再牵着她出门散步。妻子在我人生最低谷时选择了我,婚后全力支持我,现在,她面临生死考验,我不知道老天留给我们的时间还有多少,我要尽最大努力呵护好她。”
讲到动情处,李伟业的眼角已经湿润,台下的一些观众,也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一句朴素而伟大的承诺
三代人义务守护红军墓八十七载
只为一句嘱托,一家三代守墓87年。春华秋实,祭的是峥嵘岁月;夏长冬藏,拜的是春秋大义。你们坚守的不仅是承诺,更是一腔爱国情,一颗赤子心。你们用朴素而伟大的方式告慰先烈:这盛世山河无恙,如你所愿。这是恩施李贤付家庭的颁奖词。
李贤付今年66岁,是咸丰县唐崖镇邀联溪村村民。因为87年前的一个承诺和对红军的敬仰,李贤付家族三代人守护红军墓八十七载。
“守墓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不管多困难,都要世世代代守下去。”揭晓仪式现场,守墓人李贤付坚定地说。
1934年8月,红军鄂川边区独立团在攻打利川毛坝时,政委冯义发在战斗中受伤,独立团在撤往咸丰县活龙坪乡途经唐崖镇邀联溪村板栗坪时,冯义发因伤势过重牺牲,红军独立团只好将他就地掩埋。据当地老一辈人回忆,独立团掩埋了冯义发烈士后,在李贤付的爷爷李大江家住宿了一夜。临走时,部队首长希望他照看好烈士墓,他答应了,首长给的东西一样也不要。最后还是红军硬塞他一个褡裢和8个大洋,如今,褡裢保存在咸丰县档案馆。
从此,李贤付的爷爷逢年过节都要到红军墓扫墓、敬香,并教育子孙要把照看红军墓的事一直做下去,要感谢红军为贫苦农民翻身解放做的贡献,告诫子孙继续保持诚实守信的家风。
李贤付的爷爷去世后,李贤付的母亲吴银弟担负起照看红军墓的使命。
“我母亲从17岁开始,守了85年,现在就是我们去守。”李贤付说,母亲生前,每年都去墓前打扫、敬香,这个习惯也影响了她的几个儿子。
如今,李贤付担负起守护红军墓的任务。他说:“我一直给我的儿孙讲,我以后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们要继续把红军墓守下去。”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5年,李贤付的大哥李贤清向有关部门申请为冯义发烈士竖碑。如今,李贤付家庭守护的红军墓已经成为咸丰县的红色教育基地。(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刘丁维 柳琛琛 聂丽娟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萧颢 通讯员 沈芙萱 实习生 黄哲浩)
■ 现场侧记
家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9月28日,绕梁之音从武汉洪山礼堂传遍荆楚大地,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经久传诵,“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醒世家训,“家和万事兴”的朴素向往……这一刻,都在“荆楚最美家庭”的感动里舒卷,升华成四张照片、一封家书、一顿饺子、一份叮嘱,融进了千万家庭的美好期盼,赓续了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心灵的归宿;还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风正则党风正,家风纯则政风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100户“最美家庭”的故事,传递着家的和睦,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把抗疫历史写进家风故事的彭鹏家庭,让“小家”的抗疫成了“大家”的丰碑;因“电”相牵相伴的李苑家庭,携手拨迷雾,共染东方红;红心永流传的沈辰家庭、笃爱“红色藏品”的王书林家庭、三代守烈士墓的李贤付家庭,都把共同的红色信念爱得浓烈深沉;贤内助紧绷廉洁之弦的袁海波家庭、家有病妻心怀清明的李伟业家庭、“廉”家风担千斤担的戴文君家庭,因澄澈而高远,因干净而明亮;还有夫守青藏高原、妻担家庭重担的费爽家庭,以及客居海外心存国家的刘昱希家庭,也是情暖家国的和睦典范。
荆楚最美家庭的荣誉激励了获奖者,也感动了与会者。武汉海关戴文君说:“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坚持忠诚传家,将孩子教育好,培育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武穴市作协副主席、朗诵协会副主席苏琳现场朗诵林觉民《与妻书》后说:“今天深受感动!我将传承家风、教育家人,将先辈品质一代代传下去。”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谆谆嘱托,殷殷希望,令人铭记在心。
家风醇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更是一个国家的圆梦路径。
让我们行动起来,经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共圆家国梦想,共创美好未来。(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