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还有多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问道。在得到来自锡林郭勒的霍照良代表“还有一些”的回答后,总书记追问:“今后不再上了?”霍照良十分肯定地回答:“不再上了!全盟六成以上区域都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了。”“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一问一答间,思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谋划的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陕西、山西考察,在繁花似锦的之江大地,要求“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在绿意盎然的三秦大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山峦叠翠的三晋大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中国经济历经“压力测试”、绿色发展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这些重要指示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也要看到,今日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受疫情冲击,生态发展和环保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也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疫情防控期间,一家专注污废水资源化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股价开盘涨幅达96.99%;脱贫攻坚战中,柞水木耳、平利茶叶、大同黄花以“绿”生“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五一”小长假,浙江安吉县余村的客栈几乎天天客满……从资本市场、脱贫战场、旅游现场几个方面来看,绿色经济释放发展红利,生态建设昭示美好未来。由此而言,跨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口,更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章。
越是困难挑战加大,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看到,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随意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这不仅会让多年努力前功尽弃,而且可能造成长期不可逆的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防治攻坚的关系,把握好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的辩证法,至关重要。绿色发展决不能因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
越是困难挑战加大,越要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绿色创新要动力。多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立起“四梁八柱”,中央环保督察“咬住问题不放松”,政绩考核不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严格措施,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聚起“绿色动力”。放眼神州,贵州赤水的春笋、甘肃兰州的百合、湖北秭归的脐橙,绿色农产品更受欢迎;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绿色智能产品更受青睐;在集中60%以上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中西部地区,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绿色产业飞速崛起;人力、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低碳方向流动,数字经济正在绿水青山间孕育……只有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促进工业经济提升,孕育三产新业态,才能让绿水青山的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跃升。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依托。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人民日报评论部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