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携手BottleDream 举办“设计为循环”工坊
时间:2022-08-11 11:46:33来源:网络

近日,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以下简称基金会)与BottleDream共同举办了“设计为循环”工作坊北京站活动。数十位循环设计相关领域从业者通过现场交流,共同探讨循环设计在国内的现状与图景。同时,活动还邀请到了来自行业协会、学术机构、前沿材料研发及再生环保企业的嘉宾,从政企产学研的丰富维度进行了现场交流与讨论。

\

“设计为循环”工坊北京站现场

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意识到,以往“获取—制造—废弃”的线性经济模式正在日益加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设计影响着产品从制造到使用的方方面面,超过70%的成本和环境足迹都是在设计阶段就决定的。设计工作占据着开启和决定价值走向的重要位置,就全世界的劳动力而言,每20人中就至少有一人在参与着设计。既然设计如此重要又无处不在,设计是否可以被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来打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在设计阶段,引入循环经济“消除废弃物和污染、循环产品和材料、促进自然再生”三个原则进行系统性思考,对塑造世界的未来意义深远。这也是基金会与BottleDream共同发起“设计为循环”工作坊的初衷。基金会设计与教育项目经理范川女士在活动中讲道,“为循环经济而设计,在于设计的意图,在于上游创新,在于寻找问题的根本成因。我们不可能把流入海洋的所有塑料制品打捞干净,但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不向环境排放更多塑料垃圾的产品和服务。”

\

循环经济三原则

循环设计不止于“以人为本”,而是把自然也作为设计的对象,将促进自然恢复和再生的能力注入每一个设计环节。此次“设计为循环”工作坊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来自大型企业、初创公司、公益机构、教育、设计院校的设计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基金会向参与者们分享了“循环经济”及“循环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并在全球创新性案例的基础上,引发大家对于各自的设计视野以及跨价值链、跨行业协作的思考。

\

“设计为循环”工坊与会者现场交流

此站工作坊的嘉宾们围绕“设计与循环经济”带来了富有前瞻性及宏观视角的观点分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联合负责人钟芳认为,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才是改变的关键,而设计师处理的正是人和物的交互;当设计师了解人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和痛点,通过社会心理学去因势利导地设计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将会产生极大的环境、经济、社会价值。

\

各位嘉宾在“设计为循环”工坊现场进行交流分享

循环设计讲求的是从设计之初就要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结合能为设计开拓新的载体,蓝晶微生物创始合伙人白渊斌分享了目前生物新材料技术方面令人振奋的新进展。现代生物工业在中国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实现了深厚的积累,随着中国乃至全球政策的助力和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生物材料将迎来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兼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分享了在时尚纺织行业的观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各环节制造能力与水平稳居世界前列;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消费国之一。相较于欧美以消费为主、制定供给侧可持续发展方案难以在生产国落地的客观情况,中国正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共同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再利用和再制造进程。“只有中国能做全产业链的尝试”,全球新纺织经济看中国、未来可期。

当对比全球在产业链下游回收端的现行经验,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会长、环保国潮品牌抱朴再生BOTTLOOP创始人刘学颂谈到,设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美好代代相传。新一代的消费者生于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时代,因此他们更注重环境和自我,并对设计美学的呈现有更高要求。中国设计师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不仅要考虑设计在物理层面的美,也要通过产品承载人的感情记忆、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情感连接,促进大众对生态美学的向往,令产品更长久地被欣赏、被使用。

“设计为循环”系列工作坊现已走过广州、深圳、北京三个城市,已汇聚超过百位中国本土循环设计实践者共同探讨设计界和商业实现循环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循环设计理念和案例分享,引入“上游创新”的思考方式,为实践者提供交流和共创的空间,激发创意解决方案。“设计为循环”工作坊最终站——上海站将在8月13日举办,继续探索循环设计为世界带来的无限可能。

编辑:何旭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