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光公益 | 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时间:2022-04-20 13:58:19来源:网络

似乎很久没有一篇文章这么火,不带有一点讽刺、揶揄。只有略显沉重的心思,和对主人公的祝福。

这篇文章在四月下旬盛传于网络,说到这,也许有人已经回想起了一些。是的,这正是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毕业论文里,关于《致谢》的部分。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

几乎所有看了文章的人,都为之动容。因为黄博士不幸的童年、坎坷的求学、坚韧的心智,以及终于成功走出大山后"皇天不负苦心人"的中国式传统喜剧。

可是有多少人真切知道大山里的孩子是如何"头悬梁、锥刺股",是如何借着月光萤火来看书,是如何眺望大山外的路。

有多少人知道黄博士只是乡村教育中的一个小缩影,甚至还只是极少数成功的幸运儿。

有多少人知道黄博士为什么在最后会说——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她」知道。

---------------------------------------------------------------------------------------

关于"雨情"其人

生于斯 欲归于斯

说到何雨情,身上有几个职业标签:外联采编、制片人、导演。

但首先,她是位山里娃。有着与黄博士相似的童年。

雨情出生在广西梧州市藤县某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家中人口居多,作为老大,很小就要"领导"着弟弟妹妹生活、学习、做农活。

6岁,在适龄要上学的时候,面对父母让她再多带一年妹妹的要求,一向乖巧的雨情以响彻山坳的哭声反抗,才得以扞卫读书的权利。

然后,雨情就成了那个老师关怀备至、家里泥墙上贴满奖状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在同龄孩子为了一个玩具哭闹的时候,雨情却在农田里被一条爬到腿上的蚂蝗吓得花容失色。在旁人的哄笑声中,唯有父亲说,"如果你以后不想耕田,那么你就努力读书,争取走出大山!"这句话从此钻进了心窝窝里。

因此,雨情越发奋发读书,想凭借知识改变命运。即便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也没有放弃学习,如愿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观察、思考得越多。渐觉大山的纯粹与童年的快乐,竟多了一分难以割舍。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千方百计开辟了《大大小小益起来》公益栏目,并担任制片人/导演。多年来,足迹遍布四川凉山州、甘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偏远地区,为许多受助者带去了曙光,为公益人建立了传播正能量的窗口。

更多的改变,乃致于要成立"微光公益支教助学服务中心"的想法和实践,来自好友张晓林,以及受他的感召,在大凉山的支教生活。

张晓林是江苏人,2014年扎根在四川大凉山做公益,期间爱心感召捐建了39所希望学校。2020年初,因肝癌晚期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9岁。

"他生前就跟我提过很多次,让我一定要抽时间去大凉山做一次支教老师。他说,那会给山里的孩子们带去新鲜血液。但这么多年来,忙忙碌碌,也难以静心。直到他去世后,拍完关于他妻子为他前往大凉山完成遗愿的纪录片,又多次被大凉山的一切真情所打动,于是毅然走上了支教的人生之旅。"

就此,雨情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情,告别了亲人好友。孤身前往大凉山浙建希望小学。这也是张晓林捐建的39所学校之一。

大凉山支教,至今是雨情非常难忘,也注定终生难忘的经历。

也是这段经离,坚定了一个声音——"我要成立微光乡村支教助学".

从村民粗糙黝黑的皮肤,和身上褴褛朴素的衣服上,似乎就能看到黄土、山风和艳阳。等夜幕降临,气温低到几度甚至零下的时候,雨情手哆哆嗦嗦地洗菜做饭、晚上颤颤兢兢拿毛巾沾水擦身子的时候,就老想如果能有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洗个热水澡,该有多好。

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山上的孩子和孩子们朴素善良的家长,就是雨情最强大的武器。

通过上课和生活中的接触,孩子们的快乐、纯真、勤奋、善良,甚至从家里抱来的一只老母鸡,以及惹老师生气后写得歪七扭八、夹杂着汉字与拼音的一封道歉信,都能把雨情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有时候也会去学生家里家访,在与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冷不丁把记忆带回自己的孩时,偷听到老师和父亲的谈话,强忍着才不让一种液体从身子里出去…

在大山里,似乎找回了久违的童年。

印象最深的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一个小姑娘,时常想念去世许久的弟弟。看到姑娘多愁善感的样子,一天放学雨情和她走在一起聊及此事,知道姐弟两感情非常好。雨情说你知道弟弟去哪了吗,顺着姑娘的话说可能去了天堂,也有可能转世了,很可能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会再次重逢。姑娘若有所思地点头,说"我懂了。"话音刚落去到姑娘家,惊喜地发现妈妈正怀着宝宝,那种感觉当真是难以言表的喜悦。雨情刚进屋,姑娘妈妈就端来一张凳子,还拿过来一件干净衣服垫在凳子上招呼"何老师快坐".

如此细心体贴,又带有村民对着老师,或者所谓"城里人"的小心翼翼,瞬间让雨情十分感动,又觉得五味杂陈。

可雨情知道,总得有一天,她得和这些可爱的大小朋友分开。

从未经历过如此揪心的离别。

雨情的离开在彝族新年之后。

很意外地,孩子们突然问,"老师,你是不是等我们过完年就要走了?"又问"如果我们表现好,你是不是就不走了?"话末,几十双期待的小眼神让雨情实在不忍直视。

说到底,雨情也只是个27岁的大孩子啊!

这也是许许多多支教的志愿者逃不掉的结罢…

孩子们似乎知道留不住他们的雨情老师了。

有的孩子开始"尾随"雨情,语气羞怯、态度坚决,势必要把老师请到家里过年;有的则送来新鲜宰杀的猪肉。

盛情难却的雨情只得应邀作客,受到隆重的接待。在孩子家中,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的亲人,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交谈,也知道了政府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的改变。可为其一个月的支教生活下来,雨情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知识脱贫、精神脱贫才是长远致富的出路。而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在孩子们跟在车后一声声呼唤、一步步奔跑,既挽留又送别的画面上,雨情忍不住泪水,更忍不住对未来的思考和决心——

"如何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延续乡村支教。"

"如何让孩子们真正为大凉山、为中国努力读书。"

---------------------------------------------------------------------------------------

关于"微光乡村支教"

积土成山 溪汇成海

朋友问,雨情你为什么去支教。

为什么你一个30岁不到,既没钱又没权的女孩子,还要费尽心思成立一个什么"微光公益乡村支教中心"这样的单位。

为什么呢?

因为不想辜负初心。

山里娃出身的雨情,从小家里环境也不好。从埋头在书里的孩子们身上,似乎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想写多点盼着老师多给意见。学习生活到累的时候,像是被抽掉了一股力气,人蔫了下来,变得多愁善感。想着如果在困难时候,有爱心人出现拉了一把,是否会走向不同的道路。

正因渴望被善良以待的,才会希望、才能主动把善良给别人吧。

"童年的往事,还有许许多多历历在目的画面。我的童年,既辛苦也值得,既孤独也幸福,有欢笑也有泪水,我最大的感激便是父母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给我父爱母爱,还有兄弟姐妹们的和睦。所谓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时光飞逝,最好的感恩就是不辜负!不辜负对你有期望的人,不辜负青春年华,不辜负这一生。"

瞧!

这与黄博士最后说的话多么如出一辙。

也因为不想辜负爱心人的支持。

因为打理《大大小小益起来》栏目的原因,雨情在长期公益实践中,认识了许多同样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得到了许多支持和鼓励。

尤其在支教期间,许多朋友通过朋友圈和抖音,不认识的认识了雨情,已经认识的加深了认识。在评论区总能看到很多感谢、鼓励的话。

有的朋友直接支持了热水器,解了师生燃眉之急;有的朋友集资帮助困难的孩子,得以继续学业;更多的朋友捐赠了衣服等物资…

这些都进一步坚定了雨情"但行好事,莫问无援"的信心。

说干就干。

雨情联系上几个熟悉社会组织业务的好友来出谋划策,于是战友有了;咨询了相关负责人,于是注册机构的思路有了;请来了公益事业的好导师——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中国扶贫状元、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陈开枝老先生担任顾问,非常热衷于公益以及有丰富的文艺扶贫经验的广东省文联原副主席乔平,和世界何氏宗亲会永久名誉会长何健松担任名誉理事长,某退休干部答应等人事关系办完后愿意出任理事长,为公益事业发挥余热,于是带路人有了。最后,几个伙伴几经斟酌,决定命名为"广州市微光公益支教助学服务中心".历经万难,2022年1月24日,终于在广州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为一家社会慈善组织,并同时标识为志愿服务组织。

这就是"微光公益".

微光,昏暗中的一点希望。取积土成山,汇溪成海之意。

微光公益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帮扶弱势群体,宣传社会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给乡村学校组织、培养、输送美育支教志愿者老师,助力乡村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支持乡村学校提升素质教育。并给予困难学子助学金帮扶,奖励优秀学生,点亮山里孩子的追梦路。

不管是成立前,还是成立后,经费都是摆在雨情和她的小伙伴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关于未来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一开始,雨情最担心的,倒不是经费问题,而是怕被泼冷水。

可当"烫"水被泼下来时,雨情又感到几分"福祸难辨"的慌张、无措。

2021年6月,雨情支教一事,像一枚惊雷,突然的上了微博热搜,《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北京青年报》、《中国之声》等众多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并在2021年全国新闻人物评选中,获得阿里巴巴第389期天天正能量奖、2021年度正能量瞬间、2021年度正能量人物等殊荣。

同样作为一名媒体人,面对四面八方的关注,雨情不无担心。担忧"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还年轻的雨情需要首先经历和锻炼的。

然而,雨情和他的伙伴们,并没有遗忘本心,他们继续争取各方支持,顺利把中心注册下来。以后必然还会面临很多,但请耐心给予"微光"时间和期待,这位不忘初心、敢说敢做、勤劳善良的大姑娘,一定会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也给深深喜爱她的大山里的孩子们以微笑、温暖,和知识的力量。

微弱的一点光只能照亮小块地方,但当大家都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那必将是一片和煦的光之海洋。

文:赖俊伟

编辑:何旭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