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各善其善
——各地慈善立法稳步推进,特色鲜明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7月1日,《山西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在太原、在运城、在吕梁、在晋城……一股宣传运用《条例》,营造慈善氛围、促进慈善发展的热潮正方兴未艾。
9月1日,《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即将正式施行。作为创建“慈善之城”的一支利器,《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在指引、促进、支持、保障慈善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花城特色的制度设计,诸多亮点引人瞩目。
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慈善立法步伐纷纷提速,各种慈善条例相继出台,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善争先的良好局面。
各地慈善立法中,《江苏省慈善条例》率先起步,于2018年3月1日开始施行。浙江、安徽、江西、陕西等地于2018年底至2019年初先后出台与《慈善法》配套的实施办法。首善之区北京于2019年9月出台《北京市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福建于今年4月出台《福建省慈善事业促进办法》,山东、湖北也于今年先后出台地方慈善条例。目前,《吉林省慈善条例(草案送审稿)》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上海市慈善条例》也已经被列为2021年正式立法项目,《重庆市慈善条例》正在进入立法调研阶段,《贵州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启动会日前召开……
在《慈善法》的总原则下,各地依照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设计实施了一系列慈善领域地方法规,成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一块拼图、一条支流。而百川归海,万物归宗,各地慈善法规的出台共同促进了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大格局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添加了浓彩的一笔。
历史传承与时代烙印
就整体而言,慈善立法普遍包括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促进措施、信息公开、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但在这个大框架下,一些地方的慈善立法呈现出各有千秋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烙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湖北慈善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全民奋起、一致抗疫不仅极大提升了湖北慈善应急筹募能力,也对其应急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于是,已于5月29日通过、将于9月1日施行的《湖北省慈善条例》专门开设了“应急慈善”一章。针对疫情期间在慈善组织协调、信息发布、捐赠款物处置等方面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完善。
江苏慈善,源远流长,今更多娇。从华彩绮丽的苏州慈善新年音乐会,到闻名遐迩的南京慈善艺术团;从根植淮安的“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到花开常熟的慈善文化“五个一”工程……江苏慈善素以文化领衔,在《江苏省慈善条例》中,专设有“慈善文化建设”一章,力求从制度层面稳固与加强慈善文化建设。
广州不仅有花团锦簇的容颜,也有改革创新的思维,更有敢为天下先的心胸。《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充分体现了在慈善监督管理方面的全方位、多维度、创新性设计及措施。比如更加明确了注销公开募捐资格的途径与流程,成为《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的最大创新之一。其严谨细密的规定既是对慈善组织的一种警醒,也是一种保护,能促使慈善组织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募捐活动,同时形成了政府、行业、社会多维度的监督机制。
此前,广州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第三方慈善组织社会专业监督机构——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首个《广州市慈善组织监督审计指引》,在慈善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与机制方面,广州依旧走在了全国前列。
物质激励与精神嘉奖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不足半个世纪,尚处在爬坡跋涉途中。也因此,慈善事业需要更多振奋提携。除政策支持之外,物质激励与精神嘉奖同样不可或缺。各地在制定慈善促进条例时对此均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独特性的细化,陆续推出了一些“含金量”颇高的措施。
《湖北省慈善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孵化培育、公益创投、人员培训、项目指导等多种方式,为慈善组织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服务,以提升慈善组织发展能力。提出完善慈善表彰制度,省人民政府设立“湖北慈善奖”,每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所在周为“湖北慈善周”。
《江苏省慈善条例》专设“扶持和奖励”一章,从政府引导扶持、表彰奖励、政府补贴、部门服务、社会支持和参与、税收优惠等方面作出规定。其中若干条款属于创制性规定,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慈善组织参与的慈善工作协调机制。”“省人民政府设立江苏慈善奖,每两年表彰一次。”
《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慈善事业发展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