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场活动+1000本科普书,带孩子玩转科学
时间:2025-04-21 09:46:13来源:中国科普网

孩子爱看科普书,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没有优质的科普书单以供选择?读书遇到问题,是否有和科学家交流的机会?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4月15日,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举办“科普阅读1000”项目发布活动。活动面向公众发布了《“科普阅读 1000”研究报告》。

北京市科协科普部一级调研员王刚发表致辞

“科普阅读1000”项目提供权威书单

“科普阅读1000”项目以1个开放性基础科普书目为基石,通过10大分类科普导读、100部典型科普图书深度分析,结合1000册科普图书动态更新支撑,将实施覆盖百万读者的科普阅读行动计划。公布的书目涵盖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天文宇宙、地理地学、生命科学、医学健康、工程技术七大类,另有适合不同年龄段未成年读者阅读的“成长书单”,体现地域特色的“北京科普书单”,以及历经时代和读者检验的“致敬经典科普书单”3大类。所有书单均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推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代表性。

据了解,“科普阅读1000”项目由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发起,并得到北京市科协科普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的指导支持。该活动旨在通过研究科普图书的阅读方法和规律,基于阅读空间的运营和发展,提出科普阅读推广基本书目概念,并以此为对象研究科普阅读推广策略,助力全民阅读升级,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产业发展提出创新思维和发展模式。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董事长缪立进表示,今年,百万庄图书大厦将推出三大举措实施“科普阅读1000”项目。一是联合国内具有原创实力的中青年科普作家,启动“科学家驻店计划”,分批推出科普阅读分享活动,4月至6月将举办首批20场科学家驻店活动,邀请科学家走进书店,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二是借助实体书店连接学校、博物馆(科技场馆)、社区和家庭,建立“校园-书店-博物馆-社区-家庭”联动的科普图书阅读推广体系,使“科普阅读1000”项目落地生根。三是创建面向各方社会力量、构建可持续的开放型合作机制,以此推广“科普阅读1000”项目,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助力首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根据儿童阅读发展特征制定指南

会上,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苏青分享了“阅读策略”的概念。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阅读心理学家受“出声思维报告法”的启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实验,发现阅读策略对发展学生理解能力确实有效。

《“科普阅读 1000”研究报告》显示,读者可以在阅读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文本的线索,预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内容或信息,这种方法能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时提出问题,能更深入地思考文本内容,并促进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时在脑海中形成图像,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图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

0-9岁是读写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3-4岁儿童可以模仿爸爸妈妈大声朗读一本书,5-6岁儿童可以结合故事上下文复述主要思想。9-12岁青少年通常可以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如传记、诗歌和小说。《“科普阅读 1000”研究报告》还针对0-3岁、3-6岁、6-9岁、9-12岁、12-15岁的儿童阅读发展特征,给出儿童和青少年阅读指南。

三四年级是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分水岭。苏青解释说,若此时孩子仍无法独立阅读,或阅读积累不足,到了高年级,将难以理解纯文字的青少年读物。虚构类书籍不再依靠图片辅助理解,非虚构类书籍的知识密度与难度也会显著提升。对此,苏青建议家长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引导其从依赖听读向自主阅读过渡。同时,根据孩子兴趣选书,并采用科学阅读方法,帮助孩子夯实基础,从容应对后续学习挑战。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4/19/content_32785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