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物馆奇妙夜,与史前动物来一场科学的邂逅
时间:2022-08-01 10:34:37来源:中国科普网

7月29日晚, 2022年“科学之夜”分会场活动正式在中国古动物馆拉开序幕。这是一场集大咖讲座、科普课程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科普盛宴。

18:20,距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10分钟,已有不少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进入展厅,认真地观看展品。记者耳边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窃窃私语:“为什么古人类长得这么像猴子?”“这些化石里都藏着什么呢?”……

边玩边学认识古动物

在古动物馆的活动大厅,矗立着一座高仿真恐龙模型。一位14岁的哥哥正领着6岁的妹妹分析地上带有编号的骨头(模型),寻思着这些骨头该属于恐龙的哪个部分;另外一个小男孩则在妈妈的指导下,拿起一块小小的骨头,安放在恐龙长长的脖子上……

而在恐龙模型附近,几名小朋友正在制作恐龙石膏模型。9岁的家琪(化名)一边将自己的石膏倒进硅胶模型中,一边询问身边的小朋友:“我的恐龙有翅膀,你的恐龙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回答:“我的恐龙有长长的脖子。”

“因为我喜欢动手,所以我选了制做恐龙石膏模型的活动。”家琪对科普时报记者说:“我对恐龙和化石很感兴趣,平时也看过很多关于恐龙的书。爸爸也给我买过很多考古盲盒,我最喜欢挖掘恐龙化石了。这个活动让我能够跟其他小朋友更好地互动,好开心!”

在达尔文实验站里,6岁的东东(化名)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放大镜下的三叶虫化石,一边用修复气动针一丝不苟地将三叶虫化石清理干净,经过近半个小时的修复,三叶虫呈现出了清晰可见的轮廓。工作人员伸出大拇指称赞东东做事很有耐性,东东颇为自豪地说:“我很喜欢恐龙,我在爸爸的iPad上看了好多关于恐龙的视频。我还知道,鸟儿是恐龙变的呢!”

小小讲解员露一手“拉蒂迈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为什么被称作活化石?”在一楼展厅,来自北京海淀实验小学的朱佳怡正在向参观的小朋友讲解。

在二楼展厅,来自北京西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周律安和北京第二中学分校的张弘毅正在向参观的人们讲解恐龙化石。

周律安告诉科普时报记者:“我最喜欢的是许氏禄丰龙,它是中华第一龙。”

张弘毅已经承担过多次讲解员的任务,无论是内容还是手势都很到位。记者采访时,张弘毅正在讲马门溪龙的故事,精彩的内容吸引了一群小朋友驻足倾听,小“迷弟”周律安趁机也跑过来“偷师学艺”。

“据说鸟儿是恐龙的后裔,翼龙也有翅膀,现在的鸟都是翼龙进化来的吗?”记者有意试探张弘毅,向他抛出上述疑问,他毫不犹豫地指出错误:“翼龙是爬行类动物,并不是恐龙。”

沉浸式走进远古世界

在一楼的VR租借柜台,记者租赁到了一副VR眼镜,当记者将眼镜对准一个鱼缸上的二维码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群远古时期的鱼儿正在记者跟前自由游弋。

“太神奇了!”一群戴着VR眼镜的小朋友边看边向家长描述看到的景象,家长们也十分好奇,忍不住从孩子手中接过眼镜要想一探究竟。

除了上述精彩互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Thomas Stidham研究员还为本次科学之夜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鸟儿是神奇的会飞的恐龙”。

近年来,中国古生物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激发了孩子们对史前动物世界探索的极大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群体对史前动物的好奇与兴趣,今年的科学之夜,中国古动物馆的工作人员做了精心设计和准备,为大众营造了一个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科学氛围浓郁的科学节日。中国古动物馆的恐龙和它的伙伴们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博物馆之夜。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