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但是这其实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科普中传播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而非错误的,或者说是在科学共同体之内达成共识的而非在共同体内充满争议的,否则就会给公众造成误解,甚至损害公众对科学的认知,进而破坏“价值引领”的知识基础,比如最近比较受人关注的小男孩参观天文馆发现“错误百出”的视频流出后引发热议。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科普一定是基于扎实、系统的科学知识,然后才有可能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去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等等。
价值引领应该成为我们在科普中践行的一种理念,只不过其前提是要基于扎实的科学知识,否则这个理念就可能落入“镜花水月”和“海市蜃楼”的窠臼。同时我们承认,做好科普不容易,我们不妨于此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好的科普。我想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从科普工作者或者研究人员的视角来说,好的科普要讲好科学故事,要了解目标受众,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科学,当然这里涉及到很多方式和方法,但是科学内容应该是其核心。其次,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好的科普应该是那些让自己有所收获的,不论是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启发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还是让自己开始用科学的方式看待问题的,又或者是其他层面的。
科学知识是科学家或者说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沉淀并传承下来的、对指导日常生活有用的信息。这些知识之所以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究其根本就在于它们可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从科普的角度来说,如果要传播科学知识,那也必然是选择这样的,而非那些错误的或者在当时被认为正确而后随着认识的提升而被淘汰的,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不确定性的问题,以及公众对不确定性的认知问题。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说,我们讲述的是科学的发展历程,那么这些错误的或者“曾经错误的”内容可以当作用来佐证科学不断发展的素材,比如太阳系从曾经的“九大行星”突然在2006年变成了“八大行星”,这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更新,更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科普中有时候会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有科没普”,另一个就是“有普没科”。前者一般见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内容时,因为不了解如何能够做好科普,所以有些内容就是科研论文的压缩版,虽然科学性十足,但是在通俗性上却让人有“不明觉厉”之感。而后者则往往会出现在公众更经常接触的社交媒体上,虽然有些通俗性,甚至通俗的太“接地气”了,但是其科学性真是不敢恭维,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元素,相较于前者来说,后者这样的科普倒不如不做,毕竟科普不能脱离开科学,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知识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相较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我们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更不能忽视知识的精确性,因为只有在确保精确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把“价值引领”贯彻执行下去。就像刘嘉麒院士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样,“科学性是科学普及的灵魂”,所以我们要用科学态度来做科普。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