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科普社会化协同机制及政策专题论坛(以下称专题论坛)在线上举办。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增一,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秀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汤书昆,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理论研究会主任、研究员方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宏伟等在专题论坛上作主题报告。专题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王丽慧和副研究员齐培潇共同主持。
与会专家以科普社会化为视角,围绕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和科普社会化机制及政策为核心命题,开展了基于不同主题、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分享其在科普领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张增一作题为《新时期国家科普能力评估对完善科普社会化协同机制的促进作用》的报告,他表示,新时期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应落实“协同推进”举措,将完善科普社会化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普社会化协调组织体系作为国家科普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张秀华作题为《<科普法>对完善科普社会化协同机制的促进作用》的报告,她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贯彻实施近二十年,有效促进了科普事业的社会化发展,激发了全社会的积极因素。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深刻把握科学普及面临的新形势,在“大科学观”下实施“大科普战略”。
汤书昆作题为《科技成果和人才实现科普转化的潜力和趋势》的报告,提出将科技创新主体科普社会责任的履行纳入绩效考评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以此释放全社会蕴藏的公民科普巨大能量,高效支撑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公民科学素养和优质创新文化。
方炎作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科技志愿服务在科普社会化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报告,提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搭建的平台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与投入保障、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等方面促进了科普社会化协同发展,为科技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王宏伟作题为《科普社会化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的报告,提出科普通过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传承科学技术知识,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同时塑造社会文化环境,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创新生态。
人民智库高级研究员石晶作题为《科普信息在大众传播中的需求、堵点与应对》报告,提出科普市场需求巨大,亟需加强科普供给侧改革,共同开发科普市场,使科普更好地面向和服务大众。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念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增一对报告进行点评。
本次专题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和新华网共同承办。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