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人民眼·武汉战“疫”)
时间:2020-03-09 17:05:23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

社区防控一线,有他们的身影;物资运输保障,有他们的汗水;心理疏导支持,有他们的温馨……他们,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志愿者。

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在武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里有需要就奔向哪里。

百瑞景社区,“青年跑团”跑出生活物资代购代送新速度;一支私家车服务团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为拥有140多位成员的物资运送车队;“社工伴行”志愿团队集聚各方力量,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平凡的人们,无私的奉献,为抗疫中的武汉增添更多暖色。

在抗击疫情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让我们走近志愿者群体,倾听他们的故事。

一群社区志愿者的守望相助

“小区每家都好,自家才会好”

本报记者付文

喻俊主动请战,让王涯玲一时有援兵相助之感。

王涯玲是武汉市武昌区百瑞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这是一个超大型社区,现有居民8424户、2.13万人,但只有23名社区工作人员。疫情袭来,王涯玲和同事们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1月底2月初时,我们社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56例、疑似33例。那时,每天都有人来求助,想住院的、要做核酸检测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迎面而来,每个人心里的弦都绷得紧紧的。”

“有什么需要帮忙或者跑腿的,喊我们就行。”正在王涯玲和同事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社区青年跑团队长喻俊请缨到社区当志愿者。

在喻俊等人带动下,现已有4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服务内容从初期的送菜上门,扩展到协助排查、团购生活物资,服务人群也越来越大。

“总得做点事情,心里才会踏实”

办公室的小沙发上,放着一床还没来得及叠的被子,茶几上还摆着没打开的午饭盒。最近一个多月,王涯玲一直吃住在社区。

“从除夕夜开始,我们社区大多数工作人员就没回过家。”春节之后,人口密集的百瑞景社区患者增多,疫情防控任务重。王涯玲说:“每天都忙着转运病人、排查疑似患者,还要隔离密切接触者,有时一天睡两三个小时。”

当时,社区工作者中有人出现发热症状,需要居家隔离,无法继续工作。“最少时,减员1/3,还要两班倒,人手捉襟见肘。事情一多,只能先挑最紧急的干。”王涯玲回忆。

喻俊觉得应该帮助社区做些事情。“当前疫情形势复杂,社区工作人手严重不足。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现征集志愿者分担工作。”2月1日早晨,喻俊在跑团微信群里发出了“招募令”。上午9点,喻俊和跑友孙思科赶到社区,向王涯玲“请战”。

进入社区办公室,地板上堆着为空巢老人和密切接触者准备的蔬菜。听到王涯玲布置送菜任务,喻俊和孙思科拎起几个蔬菜包就走。“第一天,跑了十几家,每家都是送到门口。”

送菜之余,喻俊还帮社区接听电话,记录居民需求。“每一个电话,不仅要与对方沟通解释,还要登记下来。我以前经常组织活动,大家对我比较了解。我说的一些话,很多人听得进去。”作为志愿者,他在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我老家在湖北孝感,毕业后在武汉买房、成家,孩子也在武汉出生。面对疫情,我总得做点事情,心里才会踏实。”喻俊说,现在已有将近40名跑团成员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

“最近去超市的次数,比过去半年还多”

喻俊配送的蔬菜,有相当一部分由长江航道局职工、社区足球队队长林辉义等人负责采购。“之前配合社区管控,没怎么出门。后来看到社区招募志愿者,我就想走出来做点事。”林辉义说。

3月2日上午9点,林辉义准时赶到社区。“社区网格员会把头一天登记的居民需求信息打印出来,然后我们一起去超市采购。”林辉义说,社区现在承担着为老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采购物资的任务。

“从蔬菜、粮油,到奶粉、纸尿裤,品类繁多,每次至少要跑3家超市,才能把东西买齐。”驾着一辆金杯面包车采购,林辉义现在对周边超市“门儿清”,“最近去超市的次数,比过去半年还多。去哪家超市买什么商品最方便,路线怎么走最省时间,心里都有数了。”

即便如此,林辉义常常从一大早忙到下午2点才能完成当天采购任务。

“采购量大,归类、分堆比较繁琐。”林辉义说,每次出门至少3个人、2辆车。

买完东西,林辉义还帮助社区网格员配送,“她们很辛苦,我们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最近半个多月,林辉义天天如此。

“社区工作人员中只有5名男性。”王涯玲说,林辉义等“壮劳力”加入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月2日下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与林辉义同为社区居民的王伟撑起一把伞,围着居民楼巡查。

2月11日起,武汉市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2月17日起,武汉全市开展了为期3天的拉网式大排查。也就在那一天,王伟加入志愿者队伍。

“之前我们主要通过电话进行排查,这次是由社区网格员、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组队,挨家挨户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王涯玲介绍。

“我和网格员一起,一层一层入户排查。”王伟说,“3天下来,爬了将近200层楼。虽然辛苦,一查没有发热病人,心里踏实。”

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三把凳子,再加上出入登记表和测温仪——百瑞景社区一期的东门出口处,绿化带旁,就是王伟值守之处。

“这里现在是进出小区的唯一通道,所有人出入都要登记并测量体温。”王伟说,“必须严防死守,坚决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

在王伟的胳膊上,“公共文明志愿引导员”的红袖章分外显眼。“小区每家都好,自家才会好。”

“虽然未曾谋面,却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小区实行24小时严格封闭管理,居民生活保障是必答题。喻俊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居民生活必需品团购上。

“我们三期住宅有6栋楼,每栋楼都有一个‘楼主’和微信群。”喻俊说,团购开始之前,由楼主征集意向菜单,制定不同的采购套餐。

“社区里经常买菜的老人,会提供一个‘底价’。我们据此与商家洽谈,确定价格后在楼栋微信群中发布,有意向的居民自愿选购。”

团购的物资,商家会派送至小区门口。喻俊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卸货、清点、分堆,确认无误之后再开始分发。

在社区喷泉旁的空地,记者看到,居民们隔着约1.5米的距离有序领取团购物资。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一次叫号两人。”喻俊说,这两人还必须不是同一楼层的,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如果超过5人聚集,就停止叫号。

因为下雨,当天的分发从下午3点持续到晚上8点30分才结束。

喻俊已参与组织过5次团购,每次都涉及200多户居民。“光我们这6栋楼居民,就买了31万多元的生活物资。”喻俊手机上,清晰记录着团购流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中,暖心瞬间无处不在。“团购工作琐碎繁杂,还要一丝不差,很费心力。感谢各位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志愿者真是大家的好邻居!”不少居民发来微信点赞。

“虽然未曾谋面,却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喻俊说。

一支私家车服务车队的日夜兼程

“让爱心第一时间抵达”

本报记者程远州

武汉市洪山区政府门口,停着一排私家车,人们正在紧张地装运物资。身穿大红羽绒服,戴着防毒面具,搬了几个大件后,气喘吁吁的张帆又拿起对讲机一通安排——

“老杜,口罩在你车后座上,别忘了搬。”

“王凯,粮油要送到张家湾街道,莫要搞错喽。”

“大家卸了车马上回来,再跑一趟……”

这一天是2月29日,张帆带着近40辆私家车,为洪山区60多个隔离点送去了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来不及吃午饭,又为上百个社区一一送去生活物资。

从离汉通道关闭的前夜开始,张帆和他所在的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几乎每天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将各界捐赠的防护物资送到医院和集中隔离点,将粮米油盐等生活物资送进街道社区,担当起抗疫一线运输物资的任务。

1月21日,张帆和好友江登临、张豪共同出资,请湖北仙桃市一家工厂赶制了105万只口罩,并组织8辆车分三批运回武汉,免费分发给多个街道社区。

这是车队最初的班底。“我们当时就定了志愿服务的方向,一是帮助爱心组织购买物资,二是运送捐赠物资,让爱心第一时间抵达。”张帆说。

1月24日,除夕,接到了一个大单:一家爱心组织筹集了2万件防护服,要求送到武汉市23家定点医院。

张帆马上在车友会微信群里发出求援信。“正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响应,没想到陆陆续续有200多人报名。”一呼百应,让张帆添了信心。

从当晚6点一直忙到次日3点,防护服全部分送完成。也从那天开始,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车队,最多时有273名私家车主。

随后,张帆着手建立管理机制与工作规范,并根据物资派发区域的风险,调整车型、人员、防护等级。车辆使用后必须用酒精消毒。目前,团队有140多辆车,按照车型分成8个车队,24小时待命。

“工作规范必须严格遵照执行。”2月29日下午5点,查点完当日运输清单,张帆又一次叮嘱伙伴们。

采访中,张帆的手机提示音响个不停,他需同时关注十几个物资筹集、运输微信群。“物资抵达武汉的两个小时内,送到受捐者手里——这是我们的目标。”张帆说,至今,车队已转运物资1500多吨。

这些天,总有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成员,让张帆心绪难平——

负责物资清点的“90后”姑娘胡倩,回到武汉家中的第三天,就瞒着父母加入了车队;负责车辆调度的余志杰,结束白天的服务后,还要回到一个居民小区保安室值夜班;原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宅男”王小轩和杨智坤参加车队服务,都戒掉了网瘾;57岁的杜厚德笑言:本想不接单在家休息一天,结果被妻子投诉到车队,说他“偷懒”……

这些天,总有一些不经意间的对话,让张帆难以释怀——

接收到车队运送的医用防护服,武汉儿童医院防护物资负责人许瑜说:“我看到的不只是一箱箱物资,更是生命安全保障。”

四川宜宾货车司机送来爱心蔬菜,张帆提醒他:“你这回去就要被隔离了。”

“我晓得。”司机回答。

“那你为什么要来?”

“我们就想出一把力!”

“绵绵爱心,在武汉传递。”张帆动情地说。

一个社工团队的心理疏导

“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本报记者范昊天

“想问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在武汉市江汉区一家宾馆隔离的周女士忍不住焦虑,在陪护微信群里连续发问,“是我核酸检测有问题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没联系社区来接?”

“周阿姨,隔离到期、检测结果出来后,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您,请别急。”心理服务志愿者刘金蕊出来安慰。

线下医务志愿者龚奇也回复:“阿姨,您的核酸检测没问题,我们已经上报了,很快会有人来接您的。”

在几名志愿者的安慰下,周女士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当天下午5点23分,周女士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我已到家,感谢所有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看到消息,从周女士进群以来就一直关注、陪护她的社会工作师宋彦,长舒了一口气。

2月2日,作为密切接触者,家住江汉区唐家墩街某社区的周女士住进隔离宾馆。她丈夫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情危重。

在哈尔滨工作的宋彦,只比周女士早一天入群。“在这家宾馆集中隔离的是密切接触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家人不在身边,他们的情绪更容易处于焦虑状态,亟须安抚,帮助舒缓压力。”宋彦说。

“对于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的周阿姨,接纳陪伴、持续反馈沟通信息,都能给予她心理支持。”宋彦说,“我们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倾听她的诉求,努力帮助联系她丈夫所在医院;另一方面,将大家努力的过程让她看到,让她知道求助是有效的。”

2月10日,陪护人员送周女士到医院,见了丈夫最后一面。此后,她的隔离日期又要重新计算,直到最近才解除。回家之后,周女士主动联系宋彦,表示也想当一名志愿者。

“在没有家人陪伴的隔离房间里,我们的服务就是告诉他们,自己并不孤单。”宋彦说。

“我好像有点感冒,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超市会不会买不到菜?”“疫情期间家长怎么陪伴孩子?”……离汉通道关闭之际,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师郁之虹就意识到必须加强对市民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我们需要社工志愿者,还有专业的医生、心理咨询师。”郁之虹说,这些人各司其职,能向居民开展医学科普、心理安抚、情绪疏导服务。她和几名武大师生,共同发起成立了“社工伴行”志愿团队。武汉一些高校师生,以及在黑龙江、河北、上海、安徽、广东等地的一些心理咨询师也在线加入。

2月初开始,“社工伴行”志愿团队对接民政部门,将服务陆续下沉到多个社区。

2月18日,家住江汉区横堤社区的李女士在居家陪护微信群中反映,长时间没出门,心情焦虑,还出现了头晕、颈椎疼等症状。

经过研判,志愿者中的医生给了一些治疗建议。心理咨询师张强建议她做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还引导她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

经过近一周的辅导,李女士状况逐渐好转。

“看到她从一开始的极度焦虑,到后来主动在群里分享心理减压经验,帮助其他居民,大家欣慰之余也颇感振奋。”张强说。

“我们的微信服务群里,至少配备社工、心理、医务、群助手等志愿者各一名,立体回应服务对象需求。”郁之虹介绍。

近期,随着宾馆隔离人员陆续解除隔离,以及方舱医院患者逐渐出院,郁之虹又着手组建新的居家陪护群和出舱舱友陪护群。

“不少人出院后主动申请加入我们的团队。因为他们知道,陪伴也是一种力量,能帮人挺过艰难时期。”郁之虹说。

(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图片说明:

图①:武汉江汉区唐蔡社区志愿者把分装好的生鲜套餐装上公交车。

李长林摄(人民视觉)

图②:凌晨,武汉黄陂区,志愿者司机王震到达小区后和产妇家属联系。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图③:志愿者在汉口医院医疗队驻地为医护人员义务理发。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图④:武汉武昌区华锦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送菜上门。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版式设计:汪哲平

编辑:益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