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凉山西昌:禁毒知识科普的“身边人”
时间:2025-04-02 14:22:20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3月的西昌,已经焕发出春日的气息。在西昌市东城街道的禁毒主题公园,各类禁毒知识展板应有尽有,通过互动游戏,市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强了对禁毒知识的了解。禁毒科普知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我家就住公园旁,我每天都会来这里锻炼,旁边工作站的禁毒社工经常来公园做一些科普宣传、做一些互动活动,让我们对禁毒工作更加了解,也让我们知道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区居民张婆婆说。

禁毒主题公园里,禁毒社工正在向社区居民科普禁毒知识。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禁毒主题公园里,禁毒社工正在向社区居民科普禁毒知识。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张婆婆口中的工作站,是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东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在工作站的一侧,仿真毒品展柜里陈列的各类毒品介绍,吸引着来往居民上前了解。

四川省西昌市东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四川省西昌市东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毒贩子把冰毒、K粉、麻古等毒品装进金骏眉等茶叶包袋中。而这种毒品直接饮用,对人的大脑损害极大,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会极度兴奋,出现行为失控、思想偏执等症状,吸食该毒品会迅速成瘾并危害身体健康,重则可能导致肝衰竭乃至死亡。”社区工作站社工李小强介绍,如果有人在娱乐场所拿出金骏眉冲调来喝,一定要加强警惕,因为那很可能是新式样的毒品。

青少年们学习了解禁毒知识。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青少年们学习了解禁毒知识。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在该社区工作站,还有3名和李小强一样的社区禁毒社工,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架起与社区居民沟通的桥梁,打通居民了解禁毒科普知识的“最后一公里”,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掌握更多的禁毒知识。

市民在禁毒主题公园锻炼身体。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市民在禁毒主题公园锻炼身体。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这是我们的专家库,这是我们的心理咨询室,我们会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过来交流……”工作站的社工们,不仅对已经成功戒毒回社区的康复人员进行台账管控,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帮扶。

“他们犯过错,也在戒毒所接受了深刻的教训,如何让他们重回社会,帮助他们走向新生活尤为重要。”李小强说,针对一些生活存在困难的人员,社工们会定期上门送去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同时,联合人社等相关部门,为他们再就业进行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陪伴式关心其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走上正轨。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禁毒形势,为进一步夯实全民禁毒防线,西昌市不断开辟禁毒新阵地、延伸宣传新触角,将全市25个乡镇(街道)禁毒工作站与26个城市“口袋公园”一体规划建设,通过融合两大空间、聚合三项功能、整合四类资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站园融合”一体化禁毒工作新模式,在禁毒宣传、吸毒人员人员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小学生们参与禁毒知识转转乐互动活动。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小学生们参与禁毒知识转转乐互动活动。西昌市委禁毒办供图

西昌市依托“站园融合”一体化禁毒工作模式,坚持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深入推进禁毒各项工作,形成“宣传有亮度、管控有力度、服务有深度”的禁毒社会化工作新格局,助推西昌市禁毒工作取得“两升三降三保持”显著工作成效——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98%以上,禁毒知识知晓率97%以上;新发现西昌籍吸毒人员、全国查获西昌籍复吸人员、西昌籍外流贩毒人员分别同比下降53.8%、6.67%、100%;实现全市污水监测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全州一流方阵;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规模化种毒和制毒案件保持“零发生”。

下一步,西昌市将全面落实国家、省、州禁毒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探索拓展“站园融合”禁毒工作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更多城市公园禁毒元素升级改造。同时,以“严”管理、“广”宣传、“强”服务工作理念,不断夯实基层禁毒工作基础,扎实做好禁毒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具有西昌特色的毒品治理之路,为全面助推凉山成功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贡献力量。

http://sc.people.com.cn/n2/2025/0402/c345167-41184108.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