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江源头,生态保护促脱贫
时间:2020-08-04 08:43:22来源:经济日报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澜沧江源头的玉树杂多县段呈现山清水秀、水天一色的美景。马玉宏摄

囊谦县乃嘉玛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里,在非遗传承大师桑买的指导下,一批年轻的农牧民唐卡绘画艺人在成长,同时也拓宽了他们增收致富的渠道。申维祖摄

夏至,青海迎来最美季节。记者驱车赶赴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进草原、入帐篷、访社区,感受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取得的积极变化。我们看到,两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坚决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减贫成效加速显现。

生态扶贫——

牧民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管护者

对于“80后”牧民尔金仁增而言,放牧之余,每天或骑马或骑摩托车巡山护草、观河看天,还担负救护野生动物的职责……这些成了日常生活。

尔金仁增是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人,现在的身份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村里像他这样吃上“生态饭”的牧民已超过百人。

麻多乡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乡”。“我当生态管护员每月能拿到1800元工资。”牧民扎西是典型的无畜户,他说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生态管护员的收入加上采挖虫草的收入,让他们家实现了稳定脱贫。而十多年前,鼠害泛滥、黑土滩蔓延的草原一度让他对脱贫失去了信心。

如今,麻多乡16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成为生态保护员,实现了全面脱贫。

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管理办法(试行)》,青海省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科学实施,整合草原、湿地、林地管护员制度,制定出台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相关政策,建档立卡户实现了“一户一岗”,稳定就业。持证上岗的生态管护员每人每月可获得政府发放的1800元报酬,户均年收入可增加2.16万元。

牧民尼玛说:“现在草场禁牧了,我们能享受到禁牧补贴,还能参与生态管护,拿一份工资,牲畜在合作社里统一管理,提高了成活率、出栏率,收入有保障了,生活也稳定了。”

让牧民担任生态管护员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一项探索。2016年3月份,中办、国办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是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按照《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的规定,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合理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聘用国家公园内符合条件的居民为生态管护员。生态管护员经培训持证上岗,协助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对生态环境进行日常巡护和保护,报告并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监督禁牧减畜和草畜平衡执行情况。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江源地区推进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了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使牧民逐步在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的同时增收致富。

资料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立后,按照精准脱贫的原则,先从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截至2019年,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按月发放报酬,实行动态管理。3年中,青海省财政共投入4.34亿元资金,极大地促进了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保护促进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

项目扶贫——

推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站在海南州一望无际的塔拉滩草原,200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区(规划建设609平方公里)蔚为壮观。

在园区最大的光伏基地——青海黄河光伏维检有限公司(下称维检公司)门前,保洁员正在给绿化带浇水。

“在园区打工每个月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大家早都脱贫啦。”来自共和县龙羊峡镇的张生莲快人快语,她家里4口人,除了小儿子在读初中,丈夫、大儿子都在外面打工。

“光这个公司,就吸收了我们15位农牧民当保洁员。”“住在县城恰卜恰镇的同伴,每天上下班还有通勤车接送,和电厂职工一样的待遇……”牧民卓玛、万措插话道。

维检公司运营着271.5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占整个光伏产业园区超过60%的装机容量。其中,总装机容量50.5兆瓦为光伏扶贫项目。

维检公司中心副主任宦兴胜在谈到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时,充满了自豪。根据《海南州光伏扶贫项目收益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海南州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8年8月26日开工建设,同年12月31日并网发电,是青海省集中建设的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中最早实现并网发电的电站。

2017年12月29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下达“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海南州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在共和县塔拉滩光电园区投资3.44亿元,建成总装机容量50.5兆瓦的5县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占地1515亩,带动全州1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7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涂新彭介绍,今年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级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户增收,2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5月底,已累计发电1.2亿千瓦时,总收益8892.75万元,全州173个贫困村平均每村收益达51.4万元,农牧民分红可连续收益20年。

“通过发展光伏扶贫项目,村集体经济‘破零’,推进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涂新彭认为,通过扶贫产业发展解决贫困群众及村集体长远收益和收入,是“三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健康扶贫——

建立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绿色通道

在玉树州藏医院碰见前来做复查的贫困牧民巴德扎西时,他对现在的医疗政策赞不绝口:“冬天干农活时我摔断了胳膊,住院花了1万多元,住院时医院也没有让我交押金,出院时我个人只出了1000多元,直接在医院的结账窗口就办好了,方便又花钱少。”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医疗服务半径大,玉树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然而,“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贫困群众的健康问题绝不能成为脱贫攻坚的“绊脚石”。

近年来,玉树州以全面深化医改为抓手,加强对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监测力度,州政府与县(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医疗控费考核,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继续推行药品“两票制”、集中招标采购、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制度及惠民政策。

治多县立新乡牧民索南班久患有肝血管瘤,过去每个月的治疗花费在1500元左右。得益于玉树州大力推进的医疗控费政策,索南班久的医疗费用下降到了每月600元,家庭经济负担明显减轻。

玉树州将农牧区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升了重特大疾病救助水平,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大病救治扩展到30种,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同时,建立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就医“六减免”政策和“先住院、后结算”“一站式服务”。

为使患者在省内各地享受国家统一的医疗救助,玉树州政府还与青海省人民医院、省慈善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等五家省级医疗机构,州人民医院、州藏医院、州妇幼保健院三家州级医疗机构以及11家市县级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救助定点协议,解决了过去医疗救助难,无统一定点医疗救助机构的问题。25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全州共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533.86万元,累计救助8545人次,支付医疗住院救助资金2025.9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79.95%。同时,加大对贫困家庭患有特重大疾病的救助力度,防止了农牧民群众因病致贫,为赢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以“院长+改革+团队”的医疗援青模式成功促成玉树州人民医院创建全州首个三级医院,全州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疾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惠及群众40多万人,极大满足了玉树百姓的健康需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玉宏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申维祖)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