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库布其沙漠,雨水越来越多……
时间:2020-06-19 11:18:3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提起沙漠这个字眼,我们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来一幅画面,所到之处皆是不毛之地,干旱缺水是沙漠固有的标签。

然而,库布其这片位于中国北方的沙漠,如今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入夏的库布其沙漠,不再只是干热,也多了几分雨水的滋润。

眼前的雨越下越大,雨滴敲打车窗的声音,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美妙。当地接我们的人满脸笑意地说:“你们的到来,给库布其沙漠带来了降水,我们都要感谢你们。”

这飘落的夏雨背后,是库布其生态环境的改变。库布其的降雨量,从过去一年不到100毫米,增加到现在超过300毫米。

陈宁布是鄂尔多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的老牧民,他依稀记得,在7岁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挖坑种树,但是很少有树能成活下来。尽管如此,很多当地人还是将自己种树的汗水义无反顾地倾注在这片大漠之中。

世界上没有白流的汗水!一代又一代的库布其人没有放弃种树,而且在不断摸索中,让越来越多树苗在沙漠中长出了新绿。

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回顾治沙30年的历程时说,我们并不是单纯的种树种草,同样也注重涵养水源,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让库布其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运用和探索了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恢复技术、荒漠栖息地修复技术、生物多样性廊道构建、生态大数据监测与人工智能等核心科技,持续提升库布其沙漠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我们还建设了库布其生态大数据平台,实现生物多样性“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测及动态管理。

回望库布其沙漠的治沙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正是无数的库布其人持之以恒努力的汗水,才换来了今天如此酣畅淋漓的降雨。

树生雨,雨润树,树护路。有了路,不仅出去方便,深入沙漠腹地种树也容易多了。如今,库布其沙漠中有人开始种植西瓜等水果和蔬菜,现场尝过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真好吃!”

库布其治沙的声音还传到国际。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全球唯一的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自2007年发起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现在,论坛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交流防沙治沙经验的重要平台,是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窗口,也是推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抓手。

在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相关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商界领袖、专家学者凝聚出这样一份共识:“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库布其治沙是非常好的模式,应当沿着绿色‘一带一路’,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国际合作,将“库布其模式”推广到更多面临荒漠化挑战的国家和地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辛·蒂奥深有感慨地说:“我的家乡也有沙漠,非常理解荒漠给人类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库布其治沙的成果令人感到震撼,这是我实地考察过的全球最佳治沙案例。”

在论坛中,中国与世界分享库布其的治沙经验,得到了很多国家的点赞。乍得环境部长易卜拉欣·贾马拉丁希望将“库布其模式”引进本国;印度环境部长普拉卡什·贾瓦德卡尔对治理沙漠的同时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表达了强烈兴趣;摩洛哥和中非共和国代表则关注“政府+企业”的合作方式,希望“库布其模式”为他们各自的国家带去绿色的希望……

在论坛的号召下,世界各国治理荒漠化的点滴行动正在逐渐形成一股汪洋之势。

眼前,这雨后的库布其沙漠,散发着一种别样的魅力。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沙漠被越来越多的绿色所覆盖,库布其沙漠也许将不再“名副其实”,那时,库布其沙漠这个名字,也许会成为历史的记忆。(刘发为)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