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美盐城:吹响生态环境高质量协奏曲
时间:2020-05-26 10:22:15来源:新华日报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这首深情婉转的歌曲早已传唱开来。坚贞纯洁的“爱情鸟”丹顶鹤、活泼健壮的“四不像”麋鹿、五彩斑斓的“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壮美广袤的沿海滩涂、清新绿色的森林、蓝天白云下的魅力新城……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连续三年上榜“最美中国榜”。

近年来,盐城市抢抓“一带一路”交汇点发展机遇,更加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命脉”,“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调优生态布局、调轻产业结构、调绿发展底色,同步推进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品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正加快成为生动现实。

交出一份答卷见证历史新突破

站在本世纪20年代的崭新起点,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信、更有决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让盐城大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信心和决心源于奋斗的足迹。2019年,盐城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智慧和汗水奋力书写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的环境答卷,让这份绿色答卷成为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注!

数据无声,印证有力。一组组数据,把年度答卷书写得更加生动。

2019年,盐城市环境质量实现了“三达标、两突破、一提前”,即“气、水、土”所有指标均达到年度目标;PM2.5年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首次进入全省前列;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

盐城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综合指数4.04,全省第一;PM2.5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二;优良天数比例78.1%,全省第二。尤其是2019年8-9月份,盐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两个单月进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十位,是近年来全省唯一连续两个单月进入全国前十名的设区市。

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9个国考断面、34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比例分别为88.9%、88.2%,分别优于年度目标11.1个和8.8个百分点,同比分别提升44.5个和17.6个百分点,省考断面优Ⅲ排名首次进入全省前列,排位第四,较上年提升5个位次;10个入海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断面为8个,优于年度目标20个百分点。全市52个省级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2.7%,优于年度目标4.7个百分点。

全市共完成合格成片造林15.6万亩,改造提升现有林20万亩,造林面积全省第一,完成绿地建设2.7万亩,已建成113个森林村庄,城镇绿化率37.2%,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建立湿地保护小区46个,受保护面积达490多万亩,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8.4%,共建有市级以上湿地公园7个,国际湿地城市创建通过评估验收。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亚行贷款盐城湿地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亚行终期评估。全市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达6348.28平方公里,面积全省最大。

这些数字,饱含盐城市全体干群奋斗的汗水,带着过去365天的艰辛,记录着全市上下“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持,也带来了全市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确立一个理念服务发展温如春

黄海之滨的盐城,蓝天白云,海岸森林,鹤翔蓝天,鹿逐大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每到秋冬季节,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漫天的盐蒿草为无边的滩涂铺上红色植被,一望无际的芦苇丛成为迁徙水鸟的天堂。广袤滩涂,每年都迎来10万至20万只越冬候鸟,以及300多万只迁徙停歇的鸻鹬类候鸟,对迁徙水鸟来说这里是至关重要的“加油站”。

江苏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两个在盐城境内;盐城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陆域有七大类34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省陆域国家生态保护面积的16.24%;海域有四大类20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省海域国家生态保护面积的51.38%。

“盐城黄海湿地是一块净土,保持着它的原真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说。“既能让鸟类自由生活,又有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的沿海管理方案,盐城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城市榜样。”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克拉·克罗克福德表示。

近年来,盐城市以系统性思维探索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研究出台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八个强化”具体举措,制定盐城市生态环境局服务承诺和为企服务清单,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监督。全力服务全市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专门成立盐城市生态环境局服务滨海港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和服务重大项目生态环保专班,出台了推进滨海港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涉及生态环境服务事项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盐城市网上环评中介超市”的做法被省生态环境厅列入2018年环保改革创新工作在全省推广。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就建湖九龙口污水处理、滨海港城城市污水处理等向8家企业发放“环保贷”9700万元,组织江苏瑞科医药、盐城华达新材料等10家企业申报江苏省绿色金融奖补资金、共计申报奖补资金13.4万元。扎实开展环保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扩大参评企业范围,全市共有3365家企业参评,其中“绿色”企业25家、“蓝色”企业3256家、“黄色”企业6家、“红色”企业66家、“黑色”企业12家。积极推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全市投保企业50家、金额146.2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加快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奖补资金申报,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今年以来,组织辖区企业积极申报2020年度江苏省绿色金融奖补资金。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等23家投保企业申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32.13万元;盐城市海兴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绿色债券贴息400万元。主动做好帮扶服务,协调3500万元“环保贷”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环保贷”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提供展期或续贷,持续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打好一场战役治污攻坚势如虹

绿地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当前,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的使命担当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美好生活的生态诉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发展。近年来,盐城市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突破口,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向污染宣战,向顽瘴痼疾亮剑!

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制定《盐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全市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围绕优化产业结构、污染物深度减排等十个方面,明确100项工作任务,组织实施293项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开展国控省控大气站点周边环境整治、重点行业废气深度治理、燃煤锅炉整治、VOCs重点企业强制减排等“12项”整治行动,建立全市大气监测国控、省控站“点位长”制度,组建盐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一市一策”专家支撑团队,努力实现系统治理、协同治理、科学治理,促进区域空气质量加快改善。认真组织夏秋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未发生被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火点情况。组织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聚焦行动,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坚持严查、严管、严罚、严处,每天巡查、每天通报、每天交办、每天曝光。重点抓好市区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推进各类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

不断强化水污染防治。制定《盐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全市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分解下达年度主要水污染物减排计划,强化组织落实,每月调度通报。按照“四个一”要求,在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全市重点考核断面达标攻坚和重点考核河流入河排污口专项督查行动,专项开展串场河黄海大桥断面水质消劣攻坚,统筹推进,精准治污,加密监测,及时预警。积极配合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根据市人大检查反馈问题,督促各地制定整改方案,推动问题整改。加大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巩固县级饮用水源地整治成果。

积极推进土壤、“危废”等污染防治。制定《2019年度盐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4大类20个重点项目,完成盐城市第二农药厂等6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扎实开展盐南高新区管委会原伍佑雨伞厂等3个污染地块的风险评估和原大丰江海化工厂等3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治理修复评估工作。积极推进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812家企业土壤污染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外审质控通过率全省第三。全市现有危险废物库存量约1.53万吨,超额完成“全市危险废物库存量削减至2.8万吨以下”的省考核要求。

推进一批改革勇于担当探新路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做好改革“大文章”,走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每一步,才能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真正体验到绿色发展的力度和生态福祉的温度。

盐城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主攻点、找准创新点、突破阻力点,积极构建具有盐城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通过深化改革补齐生态环境的突出短板,解决生态环境工作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3个关口,打造绿色发展引领区,一抹抹亮丽绿色正装点出一幅幅生态画卷,描绘家园、产业与发展的生态梦想,建立起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作为化工大市,盐城市盐类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积存逐年增多,一度成为盐城安全风险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突出“短板”。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盐城市努力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狠抓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在盐类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和综合利用处置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把加强盐类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作为“十三五”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列入《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先后出台《盐城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升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盐类危险废物处置的责任主体、落实时限和推进措施。积极探索盐类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新模式,在全国首家引进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和废盐综合利用新技术,成为全国第一个废盐处置先行先试的地级市。

目前,盐城市危险废物处置、综合利用规模分别提升到22.9万吨/年、31.66万吨/年,有效推进该市危险废物处置和利用步入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盐城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建湖县、盐都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东台市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开发区创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亭湖、射阳、建湖、东台、大丰、阜宁等6个开发区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落实“三线一单”制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力配合开展全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全力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盐城,全力推动绿色转型、绿色跨越。

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盐城将始终昂扬奋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