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4月25日消息(记者魏晋雪)4月24日,记者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今年国家将在全国12个省份开展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和“一码贯通”环境监管建设试点,甘肃被纳入全国危险废物“五即”试点省份。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杜海平说:“我们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省内涉危险废物企业‘产废-转移-处置利用’全过程数据进行多维度、可视化智能分析,对每批危险废物自动生成危险废物标志数字‘识别码’和‘二维码’,对危险废物从原辅料投入到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闭环式、智能化在线监控和追溯,确保危险废物全过程全周期应管尽管。”
截至目前,共对全省2.23万家涉废企业实现危废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收到台记录1626万条,发放标签二维码97万个,产生10.3万笔转移联单,转移轨迹上传16万条,完成445家企业物联网建设,389家企业视频监控联网,真正实现了危险废物数据实时采集、运行工况在线监控、转移轨迹实时跟踪、重点点位可视化监控、智能分析等功能。今年生态环境部把甘肃纳入全国危险废物“五即”试点省份。
“为确保试点工作高标准完成,我们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杜海平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一是改造升级甘肃省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端物联网配套设备体系;三是压实责任,加强帮扶指导,落实闭环管理。
下一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开展“五即”规范化建设和“一码贯通”环境监管建设试点,以新污染物治理为抓手,推进化学物质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防控,强化常态化监管,筑牢“一废一库一重”环境风险防线,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甘肃建设贡献力量。
https://gs.cnr.cn/gsyw/20250425/t20250425_527147768.s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