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拉起反诈警戒线 筑牢“无诈校园”防护栏
时间:2021-11-02 10:11:23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青岛10月28日电

(通讯员 杨安 梁涛 牟采梅 董震涛 周治君 潘文博 史李淑婷 张文迪 吴佳怡)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大学生成了受骗“重灾区”,受害者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花样新,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21年8月,青岛市内刷单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贷款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网络游戏诈骗这5类诈骗发案数占发案总数的72.2%。在整体受害群体中,18~30岁人群所占比例高达54%,正处于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

三类诈骗手段容易中招

在五类常见的诈骗手段中,刷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在大学校园中的案发频率较高,三类陷阱“潜伏”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图为反诈骗漫画——刷单。

在高校中,刷单类诈骗在案发总数中占比最多,令人防不胜防。“兼职刷单,月入过万”“工资日结,绝不拖欠”,此类刷单骗局的话术屡见不鲜,犯罪分子通过各大视频平台、QQ、短信、微博等途径广撒网,发布招聘“抖音、快手点赞员”“动动手指就能挣钱”等诱人广告,吸引受害者。

为了取信于受害者,犯罪分子会先让受害者试做一单,完成后给予一个小额的红包奖励。在逐渐取得信任后,会要求受害者下载某APP注册成为会员,在上面继续接单做任务,获取更高佣金。受害者充值刷单一定额度后发现不能提现时,犯罪分子就会以卡单、需要再刷等各种理由怂恿受害者不断投入,直至掏空受害者钱包。

“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短信:由于您经常抖音在线,空余时间可以来给我们点赞,2~5元一单,现结,每天可赚80~500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文慧在了解到刷单骗局的多种形式后说,“还好我有基本的反诈骗意识,没有上当,但想想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会觉得害怕。”

图为反诈骗漫画——冒充熟人。

近年来,犯罪分子冒充身边的熟人进行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你同学”再到“我是你亲戚”,犯罪分子冒充熟人发短信谎称换新手机号,或盗取熟人的QQ、微信账号和密码,冒用熟人的昵称和头像,冒充该QQ、微信账号主人,编造“患重病、出车祸”等急需用钱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转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陈雨凡讲述了自己大一刚入学时险些被骗的经历,犯罪分子已经能够做到获取被盗取账号同学的视频,再将声音加工处理,骗取受骗者的信任。“起初我完全不相信对方说的话,但视频发过来之后,我看到确实是我朋友的脸就开始动摇了。”陈雨凡说。幸亏身边朋友及时制止,她本人也多次到网络上进行查询、电话联系银行进行核实才免于被骗。

图为反诈骗漫画——购物。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诈骗类型,日常生活中喜欢进行网购的学生,还十分容易陷入网购诈骗的骗局。犯罪分子冒充网店客服人员拨打电话,以其掌握的具体订单信息和个人信息获取信任,再以多种理由诱导受害者在虚假的网页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走,或者利用受害者对于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受害者从中借款,然后转入犯罪分子的账户。

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远不止于以上列举的各类,从单一诈骗形式衍生出的各类诈骗手法让人防不胜防。大学生该如何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成了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你我齐反诈,守住学生的“钱袋子”

国家反诈中心的成立、高校广泛的反诈宣传、“网红警官”的现身说法,无一不体现出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呢?

图为反诈骗漫画——中奖。

一是不要有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谎称中奖要输验证码领奖的短信直接删除,电话直接挂断,绝不多听诈骗分子的“忽悠”,据一些受害者讲述,听多了之后不由自主地便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不听不接才是正道;传单或者广告上的高额收入工作也不要轻易尝试,多数有培训费或者学习费的收取;勤工助学、打工赚钱,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赚钱要靠个人的辛勤劳动,而不是耍小聪明。

二是从多方面核实,做到提及钱,就要见到人。如在网络上遇到亲戚朋友要求借钱、转账,接到此类电话,要多跟几个相关的亲属和相识的朋友联系,以便核实对方身份和事件的真伪。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防止冒充熟人诈骗并提供诈骗犯罪嫌疑人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细节,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此外,凡陌生人发送的手机链接和二维码,一律不点击、不扫描;网购商品要使用比较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以确保资金安全,不要通过微信、QQ直接汇款,一旦出现问题,钱款难以追回;网络购物中遇到购物单丢失、订单有问题等情况,应直接与卖家沟通确认。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需加强防诈意识,提高防诈能力。“提高防诈骗意识需要我们多去知晓一些骗局的手段,这样有助于更快速地去识别骗局。”保卫处副处长苏兴说。在平时,大学生需多了解一些诈骗手段,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风险防范意识、维权意识;量入为出,合理管理资金,并做好预防性储蓄,切忌攀比虚荣心理及提前消费行为;面对诈骗,需要提高警惕,抛弃贪图便宜心理、盲目信任心理和虚荣心理。

大学生必须意识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和打击人人有责。“大学生在上当受骗后怕被别人嘲笑,或者被骗金额不多因程序太过繁琐而不到公安机关报案,放纵了诈骗者的作案行为。”在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时,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及时报案,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的侦查。只有树立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面对诈骗时不再盲目恐惧,在受骗上当后不再手足无措或沮丧伤心,而是投入到对诈骗的防范和打击的具体活动中来。可以说,增强大学生通过合法途径协助公安部门破获案件的意识,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图为反诈骗漫画——网络游戏。

警校携手,共建“无诈校园”

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构建无诈平安校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了系列活动,通过普及防诈骗宣传知识、开展以防诈骗为主题的讲座报告等方式,增进学生金融知识,提升学校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识诈、防诈能力,进一步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护墙”,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严肃纪律,禁止学生及教职员工参与刷单,违法违规出租、出售、出借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等行为,发现类似行为将会严肃处理。

学校强化提升反诈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提高师生员工防诈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学校凭借学生安全宣传教育上独特的优势,合理利用系统的网格化安全管理机制、专门的校园宣传教育师生队伍、强大的教育宣传线上线下阵地、丰富的校内外专家师资队伍,按照青岛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动“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工作的思路,整合各类资源,做好策划组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反诈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同时,以“无诈校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的防诈宣传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形成“抬头能看到,低头能想到”的宣传氛围。围绕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要节点设计反诈宣传内容,创新方式,精准靶向开展宣教。如发布“武功秘籍|对电信网络诈骗说Bye-Bye”网络推文,大力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大学生辅导员通过年级大会等形式开展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学生班级也纷纷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全面提高师生员工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坚决遏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学校用好反诈技术,加强警校联动,及时掌握涉校诈骗形势。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保卫处等部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安装开通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技术手段,及时检测、发现、阻断诈骗信息。截至目前,学生安装率达到94.25%,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有效守护学生财产安全。学校邀请民警来校现身说法,学校在唐岛湾校区和古镇口校区分别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通过生动的诈骗案例讲解,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法,以及有效的防范手段。9月2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2021“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在逸夫报告厅举行,青岛市黄岛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一级警长张学进受邀为学生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讲座。9月24日,由保卫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主办,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承办的“无诈校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安全防骗教育讲座举行。启动仪式上,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六中队指导员张磊东建议师生安装、开通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有助于诈骗预警、了解骗局、风险自查、便捷报案,更大程度上预防诈骗,及时止损。

图为反诈骗漫画——贷款。

学校还将主动加强与属地公安机关等部门的配合衔接,及时研判部署当前涉校电信诈骗防范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预案和防范措施,完善工作体系,强化协同联动,加大对“校园贷”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净化校园环境,防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蔓延。

正如“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共创平安石大校园”倡议书中的号召,全体学生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努力提升自身防范能力,积极投身“无诈校园”创建活动,每一个人都将成为反诈宣传的使者,石大校园也将成为无诈平安校园。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