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期末考之前会画重点吗?”
直到今天,在南京某高校担任副研究员的教师张淑娟依旧对就职后的第一堂课印象深刻。当时刚一下课,学生便立马跑到她跟前询问期末考重点,让她感到相当意外。由于目前高校里对学生学业测评方式单一,学生一方面苦于学习任务繁重,一方面又很难实现深度学习,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结合。因此,不少人滋生了厌学、迷惘、无助的情绪。
“我想告诉他们:在大学,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张淑娟说。结合自己读博时通过写作反思报告来学习的经验,她开始尝试让学生以写作“五问反思报告”的形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从此走上了教学创新的探索之路。
张淑娟
2019年,张老师带着她的《基于五问反思报告的学业测评》参加了由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下文简称“西浦ILEAD”)组织开展的“第五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她 从159所高校的454名教师中脱颖而出,斩获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这给了她很大的激励。如今,五问反思报告已成功在17所高校的31门课程落地,正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课本知识与其他知识、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创新创业的链接。张老师也和大赛上结识的志趣相投的老师们一起积极参与西浦ILEAD开展的一系列线上、线下教学创新讨论和交流活动,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和生力军。
如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系列活动已形成了活跃着上千名教学创新者的社群,持续引领教学创新理念,破解教学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难题。助力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和学习能力,重塑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创新大赛现场
大学教学创新,未来从当下开始
据最新统计,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54.4%,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原住民一代”成为大学生主力军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对课堂不感兴趣,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无法给到互联网所不能提供的独特价值。而现在的大学生,在他们毕业五年之内,其工作场景和能力需求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ILEAD院长张晓军看来,当下的高校教育应当支持学生具备在未来应对工作场景和能力需求变化的能力。在谈到好的教学创新从何而来时,他说:“面向未来的才是好的教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需求,以及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金课”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话题之一。教育部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 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
在张淑娟看来,对于“高阶性”的目标,老师如何开展课程测评,以了解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现有的方法不多。这样对老师来说是很困惑的。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他就不知道如何改进。所以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好多老师教了几十年这个课,还是那个样子,没什么改进。
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因为学生是受这种考核方式影响的,你怎么考他,他就怎么学,你考什么他就学什么。然后我们现在闭卷考试,导致的学生就是去要求老师去画重点,然后他去背重点,结果考试之后就什么都不剩了,也就是说学生也没有增长。这是一个比较令人难堪的现象。
右2为张淑娟老师
对于学校而言,当老师专业上没有增长,学生也没有实现本质上的提高,导致学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也是有问题的。
张淑娟认为,“过去,学校大多通过闭卷考试了解学生学得怎么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以背为主,掌握的知识有限。”她分析道,“实际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有一条鸿沟,和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之间也有鸿沟,和创新创业、学会学习之间还是有鸿沟。”人们需要工具跨越鸿沟,然而,高校缺乏这方面的引导。
她转念一想,决定迭代过去的学业测评,让学生平均每两次课便结合章节所学,形成由“我学到了哪些知识点”“我之前是怎么想的”“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我应该怎样想才对”“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五个问答组成的反思报告升级知识体系,通过写作将反思过程外化,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大赛组委会特意设置大众评审环节,通过上万人的投票让参赛教师逐渐获得更多认同。这一切都给了参赛者在教学改革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以此为转折点,张淑娟在教学创新的路上愈发坚定,经历了10多次大幅调整和数百次微调后,五问反思报告学业测评日益完善。在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这门试点课程中,有的学生通过五问反思报告提出了太湖污染防治方案,有的提出新假说,还有的“熬鸡汤”谈哲学……与此同时,该学业测评方式更是获得教师同行认可。
相聚“非官方大赛”:从一个人的孤单到一群人的狂欢
早在2011年,西交利物浦大学便开始向大学领导们呼吁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改变灌输知识的现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张晓军发现,问题出在了两方面:一方面,对高校教师的工作考核和能力评价都过于倾向于科研和论文指标,让教师们疲于应付;另一方面,高教系统层面缺乏对优秀教学创新的探索、发掘和传播平台,很难形成集体性的教学创新氛围和成果并广泛运用于实践。
于是,2015年,西浦开始尝试以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的方式持续推动教学创新。张晓军说:“我们希望以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切入口,聚拢对教学创新充满热情的教师,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的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大家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教育的平台。”
和传统的教学竞赛不同,西浦大赛不设参赛门槛,只要是在教学一线为学生上课,对教学创新有热情的教师及教学团队均可参与。赛事各个环节的设置,从线上分享、地区海选到大众评审、实地调研,再到后续的教育创新者大会等,无不体现了活动“分享、交流、共创”的基调。
教育创新者大会现场,教师分享教育心得。
“教学创新者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学生和领导的质疑,还会由于占用大量个人时间而造成教学科研的矛盾,工作与生活的冲突等,在教学创新的路上很难找到交流的伙伴。”张晓军说,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找到了相同兴趣的人,在这里获得认可,互相关怀和鼓励,也会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对此,张淑娟深有感触。她推行的学业测评方案必须师生有意愿、有时间,学校有激励才可能落地。问题恰恰在于,教学创新并不是她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考核内容,合作项目、论文发布等才是。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张淑娟一边处理上百份反思报告,一边担心自己因时间都放在了教学上,科研不达标。与此同时,周边也出现过不少质疑声。“那时因为大家都不认可,自己也怀疑这个选择是否正确。” 参加西浦大赛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指南针、工具箱、能量场、助推器”,收获良多。
作为第五届西浦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一等奖的获奖团队成员,来自大连的王飞龙老师说:“教学创新首先需要勇气,另外就是我有多大的资源和平台来做这件事情。西浦大赛就是很好的一个平台。许多有类似想法的老师能够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这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动力。然后有持续的竞赛、活动,学校也会关注,教师发展中心和学院的领导也会更多考虑老师们在做的事情可能是有价值的,会给我们支持。如此良性循环,就能够让老师把教学创新做下去。”
为了吸引和影响到更多老师,西浦ILEAD围绕着大赛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2018年起,一年一度的教育创新者大会邀请历届西浦大赛的参赛者参会,不设嘉宾和领导,也没有提供大咖的固定议程,由教师们自由选择分组,通过教学话题辩论、主题和故事分享、户外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高手过招”,将目前教育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作为共同话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碰撞。
创新者说现场
一年后,西浦ILEAD又发起了基于城市本地化社群的“创新者说”活动,由当地教师担任召集人,为对教学创新感兴趣的大学从业者提供对话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目前“创新者说”在全国12个城市设有分部。
大连“创新者说”召集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开宇已经连续发起了2期“创新者说”沙龙。他说,“其实很多教师都有教学创新的需求,但他们受到时间经费的限制,难以出外学习,而‘创新者说’创造了本地的学习平台,能把各个工科学校创新带动起来。”
而在郑州,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媛、康东亮以及郑州西亚斯学院的谢启正是在教育创新者大会上结缘,并决定共同发起郑州“创新者”说。在第一期活动中,他们邀请了学生志愿者参加其中,作为教学创新的评估者分享学生视角中的教学创新作用。为了能组织好活动,老师们各显神通,有场地出场地,有茶水出茶水,只为了能聚在一起畅谈教学,把郑州的教学创新社群激活了。
除了线下活动外,“创新者说”还将教师们的讨论热度延续到了线上。去年秋天起的每周六晚,数百人的全国微信群里会固定举办大讨论活动,围绕大家关心的创新话题畅所欲言,碰撞观点、分享经验。在群里,常常很短时间内便涌现成百上千条的发言,让人真切感受到教师们对于创新的热情和探索的渴望。
作为深受高校教师们认可的“非官方大赛”,西浦大赛系列活动迄今已吸引了来自1000余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参与,活动网页的累计浏览量达1400多万次。
高校教育创新热潮背后的公益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系列的教学创新活动从一开始便立足长远。“ILEAD致力于链接关心教育热衷变革的同仁,共同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改变高校行业的教学生态。”张晓军透露,这也意味着,这场已经开展了5年多的行动光靠学校的支出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也需要外界的公益支持。”
然而,张晓军发现,公益基金会在教育领域的资助大多倾向于基础教育、教育扶贫等,很少涉足高等教育,“即便有,也是资助贫困生上大学这类传统的慈善,是针对困境群体的。”而在2016年,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成为了西浦大赛系列活动的主要资助方之一,一直合作至今。
第六届创新大赛现场
澳门同济慈善会是一家由原全国政协常委、原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立法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主席曹其真女士创办的公益基金会。曹其真认为教育对人在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特别重要,因此,慈善会所支持的项目聚焦在教育领域。
“我们希望青少年通过各阶段的学习,健康成长,学会学习,具备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更要具备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西浦大赛合作项目负责人李黎说,“大学是青年人迈入社会之前的关键阶段,大学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能力上的准备。我们希望支持教育教学体制方法的创新,而西浦不仅做好了本校的事,更重要的是愿意为更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发展,搭建起一个公益性的支持平台。”
第六届创新大赛现场
在澳门同济慈善会看来,选择资助与否需要看大家对问题是否有共识,使命是否坚定,有没有开放和反思的精神。他们看重合作伙伴是否已经瞄准问题的核心,并不断迭代完善解决方案,而不奢望一次性解决一个问题。这也是促成澳门同济慈善会与西浦ILEAD合作的内在动因。早在2015年,澳门同济慈善会便开始接触西浦大学的项目,对其使命有所了解,“我们相信他们能在高校教学创新上带来变化。”
而澳门同济慈善会在支持西浦ILEAD的同时,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观察,见证了西浦大赛系列活动项目的不断升级迭代——将原来由主办方开展的大赛实地调研评审环节,改为邀请高校教师申报成为项目的实地调研志愿者,为教师创造教育创新交流机会;将大赛区域海选办成一场区域教学创新研讨会,聚焦一线教师在金课建设中面临的核心挑战,提供合作学习的模式共创解决路径,并基于现场研讨形成课堂改革思路;出版教学创新案例集等。
此外,西浦ILEAD于2018年底成立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邀请各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加入。该联盟至今已有71个成员单位,涵盖985/211、双一流、地方院校、民办高校等各属性高等院校。在澳门同济慈善会看来,该联盟的发展,意味着西浦ILEAD对高校教学创新的支持从教师层面向高校层面跨进了一步,支持教发中心开发教师支持计划,引导高校重视并支持教发中心发展等等。
教学创新大赛在2019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入《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2012-2019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的高校教师教学比赛目录。
在澳门同济慈善会的支持下,西浦ILEAD已经将教学创新推进到后半程,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从2020年起西浦ILEAD试点开展多校联合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项目,希望联合志同道合的高校及教师一起,通过开设一门跨学科的以解决社会真实问题为目标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等高阶能力,并通过课程引导大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社会责任感,通过施展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的改善贡献力量。以此,来最终支持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为适合时代需求、有能力建设社会的人才。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