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三届感染病学术周在沪召开 聚焦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
时间:2025-04-22 10:04:17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1日电(郑莹莹)第三届感染病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 2025)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学科精细化发展合作论坛、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IDC项目总结会开幕式近日在沪举办。

本届学术周以“打破界限,拓展前沿”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地感染病学、公共卫生、基础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及临床医生参会,共同探讨医防融合、耐药菌防控、新发传染病应对、重大传染病消除等核心议题,为感染学科发展与公众科普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本次大会还展示了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IDC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据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学术周主席张文宏介绍,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示范诊治中心(组长单位),市级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区域临床诊治中心共同组成的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IDC)体系,目前已建立了平急结合的重大传染病救治平台及三级网络体系。

如何促进“防治融合”体系的建设?学术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必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致辞中聚焦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与结核病三大传染病的防治进展与挑战,他说:“尽管我们在新型疫苗研发、快速诊断技术、抗病毒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在临床治愈等防治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他提出,科技突破是关键,必须让科研成果真正汇集到临床一线。

张文宏提出,要致力于为传染病和感染病学科的发展探索新路径,建设一个融合创新且富有韧性的新感染病学科。他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体系的建设,提升其早期监测和预警能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医防融合体系,将公共卫生理念融入日常医疗实践中;做好医疗救治能力储备,打造一个平战结合的感染病救治体系以及应对未来大流行的科技平台。

学术周上,《免疫抑制剂与结核潜伏感染激活的临床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华山感染团队的科普新作《抗生素简史》也在学术周期间亮相。

据悉,作为感染病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事,感染病学术周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本次大会聚焦感染病学科的精细化发展,紧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前沿动向,深入探讨医防融合的创新路径,设置了涵盖国际培训、临床诊治、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核心模块,为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完)

http://www.sh.chinanews.com.cn/yljk/2025-04-21/134926.s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