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风送岗”促就业 劳务协作谱新篇
时间:2025-02-12 09:23:44来源:凉山日报

企业招聘人员向求职人员介绍招聘信息。

求职人员正在填写个人信息。

2月7日,2025年四川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凉山·西昌分会场专场招聘会启动。

2月7日,2025年四川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凉山·西昌分会场专场招聘会启动;2月9日,凉山州会理市、会东县、宁南县2025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活动启动;2月13日,2025年西昌市“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招聘会将启动……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但凉山外出务工人员却如沐春风,各县(市)农村劳动力优化和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

记者从凉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24年,全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3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8.5%;实现务工就业130.08万人,务工就业收入346.8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25万人,同比增长61.8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从全省第21位跃居第9位。

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劳动力素质显著提升

在2月7日举行的2025年四川省“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凉山·西昌分会场专场招聘会上,完成电工技能培训的务工人员谭鑫表示,通过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他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还获得了培训补贴和生活交通补贴。

“我以前在家务农收入微薄。现在通过培训成为电工,并找到了一份月收入超5000元的工作。真的很感谢政府的帮助!”谭鑫激动地说。

2024年,全州人社系统聚焦脱贫人口、易地搬迁群众、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民族特色手工艺等技能培训。全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3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8.5%。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1.69万人,发放培训补贴和生活交通补贴等3643.2万元。

据凉山州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培训质量,凉山州创新实施了“人防+技防”就业创业培训全程监管机制,率先实现了补贴性技能培训数据全省直提调度。全州732个培训班全部纳入线上监管平台,补贴性培训班次监管覆盖率从上年度的87.25%提高至如今的100%。

组织输出固本扩面 劳务协作成效突出

近年来,凉山州不断打造劳务体系“新引擎”,建立了“县(市)级国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劳务专合社+劳务经纪人”三级劳务服务体系。“通过三级劳务服务体系,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和农民工意愿,实现有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王强说道。

据统计,2024年,全州共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家、县级国有人力资源公司31家、乡镇劳务专业合作社205个,培育劳务经纪人1862名。全年共开展组织化输出6.7万余人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达到76.66万人。

此外,凉山州还积极拓展劳务协作“朋友圈”,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昆、新疆西藏等地的联动协作。全年共与18个省区市56个市州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与省内外28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1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

在2月9日举办的招聘会上,记者见到了正在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的赵刚。他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的劳务协作平台,他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都是通过中介找的工作。现在政府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直接与企业对接,找工作更方便了。”赵刚说道。

服务管理落细落小 农民工权益全面保障

李梅是凉山州驻宁波慈溪农民工服务站的站长,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凉山州在苏州、宁波慈溪、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新建了7个驻外农民工工作服务站,累计建成17个。这些服务站不仅为农民工提供岗位信息,还协助处理他们的权益维护事件。

李梅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就业咨询、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等。通过这些服务,我们希望能够让农民工在外打工更安心、更舒心。”

据了解,2024年,全州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全年共提供岗位信息8.1万余条,促进组织输出4000人以上。同时,协助用工地处理凉山籍农民工权益维护事件135起,处理围堵用工企业行为5起,协助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禁毒防艾教育3500余人次。

据统计,2024年,全州共处理欠薪案件546件,为1.2万余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15亿元。同时,建立了用工企业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和用工“白名单”制度,持续加大人力资源市场规范整顿力度。

“我们将继续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体系,拓展劳务协作‘朋友圈’,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凉山州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州人社系统将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持续推动农村劳动力优化和劳务输出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准化培训、组织化输出等措施,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还将加强农民工服务体系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记者 江滢)

https://www.lsz.gov.cn/sy/rdtt/202502/t20250212_279420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陈莫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