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百姓慈善、慈善百姓”新路径
——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机构副会长骆林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在打造现代化城市的同时,没有忽视营造温馨的心灵家园,许许多多的慈善工作者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这座“慈善之城”更加温暖贡献着力量。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机构(以下简称“闵行分会”)副会长骆林森,就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8年以来,骆林森为推进闵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骆林森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骆林森曾是一名军人,在部队先后四次荣立过三等功。从事慈善工作以后,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任职之初,他就提出了“百姓慈善、慈善百姓”理念,回答了慈善“为谁做、谁来做、怎么做”的基本问题,并积极开展这一路径的探索。他倡导慈善的民众化,致力于引领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慈善献爱心,扩大救助规模,在他的推动下,闵行区已形成了浓厚的慈善社会氛围。
他到闵行分会任职后,经过辛勤耕耘,努力拼搏,募捐额显著增加,一路突破40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元。七年多时间里,闵行分会募集资金近2.91亿元,基金年增长率为8.96%,使分会累计募捐总额达7.04亿元。为闵行区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他真诚关爱困难群众,降低救助门槛,救助规模也不断扩大。由原年救助支出不到2000万元提高到年4000余万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40万人。
骆林森一直强调慈善要向扶贫帮困聚焦,要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扶贫济困这根主线力求有所作为,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他忧百姓之忧,急百姓之急,帮百姓之需,通过各种渠道随时了解各街镇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调整救助政策,明确救助实施标准。他经常到困难群众家中了解生活情况,主动和社区群众拉家常、问冷暖、摸情况,登门看望困难群众,送上各类生活用品。他推动设计实施的“让生活美好”助困项目、“让花儿绽放”助学项目,以及“支持贫困家庭自主创业无息贷款”“支持困难家庭再就业”等慈善项目,助力群众脱贫解困,深受群众欢迎。
骆林森还致力打造“让善有善报”的闵行分会特色,2015年他推动闵行慈善会拿出100万元,设立“让好心人有好报”专项基金,开启了“善有善报”绿色通道,让遇上特殊困难的好心人及时得到救助。辖区内青年王海滨火海救人严重烧伤之后,骆林森立即牵头设立“王海滨见义勇为慈善救助专项基金”,接受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并第一时间到医院慰问,送上5万元救助金,后续又为挽救英雄的生命提供了近250多万元的慈善基金支持,帮他尽快康复。8年来,闵行分会用爱心行动,让众多遇到困难的好心人得到了好报,形成了善有善报的闵行特色。
骆林森高度重视慈善资金募捐工作,到闵行区从事慈善工作后,他提出闵行慈善下属全区各街镇(工业区)慈善工作站年平均募捐额争取实现的预算目标。
有目标任务,还得有动力。经过认真调研,骆林森率先提出每年评选表彰闵行的慈善先进典型,对于年募捐额300万元以上的工作站、捐赠额超过50万元的单位、捐赠额超过5万元的个人进行表彰,并推荐参与评选年度“慈善之星”。这一举措积极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各街镇(工业区)募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保证了扶贫帮困资金的充足,促进了各慈善项目的顺利开展。
多年来,闵行区涌现出了2名慈善类“中国好人”,8个上海市“慈善之星”,56家单位和47位个人被评为闵行区“慈善之星”,对闵行区各项慈善工作,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9年8月14日,骆林森为“中国好人”毕原鸿过生日
骆林森高度重视慈善资金的管理,随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认真执行基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规定流程做好款物收支。他还主持制定了《闵行慈善基金使用具体规定》《各街镇工作站基金使用办法》《关于社会慈善公益评估的暂行办法》《关于慈善项目申报、立项和评审的管理规定》《关于慈善救助预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规章制度,做到账目清、数据明;不少一分钱、不差一笔账、不错一个数,保证捐赠者的每一分善款都用到扶贫救助上,切实帮助困难群众。
骆林森立下规矩:非慈善需要“0”开支、政策规定以外“0”福利、对内对外对上对下“0”招待。多年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一直严格节省经费使用,从不多花一分钱,能省的钱就省下来,争取多救助一个困难群众。办公室的座椅、电脑等都是多年前爱心单位捐赠的,现在已有残破,他从不让换新的。外出开会,他尽可能乘地铁或公交前往。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