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民生作用,近年来,赣州银行牢牢抓住“社保卡”这一惠民纽带,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应用场景,构建用卡权益体系等举措,积极打造便民惠民金融生态圈,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正以“小卡片”为切口,聚焦“一卡多能”金融服务,助力民生便利化,实现出从基础“功能卡”向综合“幸福卡”的价值跃迁。
织密金融服务网格 跑出便民加速度
"送孩子上兴趣班的间隙就换好了三代卡!"在赣州银行营业部智能服务专区,梅江路居民王女士体验"即时制卡+同步激活"服务后连连赞叹。“还以为要跑社保局的业务,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这抹温暖底色,正在赣鄱大地生动铺展,在宜春某工业园区里,宜丰支行"移动服务队"携便携式制卡设备开展午间驻点服务,工作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为40余名企业员工完成全流程办卡;在秋收支行,工作人员开立出的第一张三代社保卡,足不出户享受到上门服务的李师傅露出了满意笑容。
“金融便民”服务圈,圈出群众幸福感,作为全省社保卡服务网络最密集的城商行之一,赣州银行已建成120个即时制卡网点,形成覆盖赣州全域、辐射省内重点区域的"社保卡便民服务圈"。每个网点配备智能终端设备和专业服务团队,打造"3分钟制卡+一站式激活"标准流程,通过服务网络下沉、业务流程再造,让群众享受即办即取即用的便捷服务,实现了社保服务“零等待”。
赋能高频应用场景 开启惠民新体验
"这张社保卡不仅是就医凭证,还是我的公交卡、工资卡、消费卡!"章贡区王师傅笑着向身边朋友展示着他从赣州银行网点办理好的第三代社保卡。而南昌工学院部分学生在听完赣江新区支行工作人员介绍后,立即体验了安卓手机NFC功能为社保卡充值。
赣州银行以社保卡为载体,依托"社银联合",构建起“金融+政务”高频场景的应用,通过自主研发系统直连技术,实现财政补贴、工资代发等民生资金精准直达;创新打造的“赣银主播讲金融”,通过情景剧、趣味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社保卡“一卡多能”,单场线上传播触达超万人次;联合社区、企业、校园开展线下主题宣传,普及三代社保卡新增功能,推出的"用卡有礼"计划,让社保卡持卡人实现“一分钟充电”“一分钱乘公交”,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激活消费市场动能 解锁利民新范式
"新用户激活次日领30元立减金,周五1元秒杀咖啡券,达标还能抽大奖!"新市民曾女士惊喜感叹道。
通过搭建"基础权益+消费激励+专属礼遇"的梯度模型,打造 “周五抢券+随机立减+一元秒杀”组合拳,让社保卡持卡人既体验到10项费用减免的基础保障,还能享受消费立减,参与赣州银行“超级星期五”权益活动,领取周末消费“黄金时段”福利,涵盖1元观影、周末半价等特色优惠,形成"越用越实惠"的良性循环。赣州将社保卡从支付工具升级为惠民纽带,成功构建"群众享实惠、商户增客流、银行优服务"的良好生态,为激活消费市场提供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从方寸卡片到民生纽带,从基础功能到幸福生态,赣州银行以数字化转型重塑惠民服务。通过构建"服务网络立体化、应用场景生态化、权益体系梯度化"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社保卡金融服务的新跃迁,探索出一条城商行服务地方民生经济的特色路径。
文中图片由赣州银行授权使用
来源标题为“赣州银行:以“小卡片”服务“大民生””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4/07/WS67f3889ea310e29a7c4a7f0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张念茹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