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实现“老有颐养”
检察公益诉讼多元破解老年人权益保障难题凝聚合力托起“夕阳红”
图①:上海市嘉定区检察院检察官前往辖区护理站开展“回头看”。
图②: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邀请老年人代表,就医疗机构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行政公益诉讼案办案效果进行回访。
图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检察院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召开公开听证会,并制发检察建议。
图④:江苏省镇江市检察院检察官前往养老机构围绕安全问题展开监督。
图⑤:天津市宝坻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与刑事检察部门的检察官对涉老案件证据、公益损害等情况进行研讨。
(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5.4%。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如何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如何让每一个人的老年过得安稳踏实?这是加速迈入老龄化的中国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推动解决老年人养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伴随着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发展、家庭结构、治理模式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检察公益诉讼该如何为“养老、尊老、敬老”保驾护航呢?
01 老有所养: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
“挂一个眼科号。”话音刚落,四川成都的张大爷的手机便同步打开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眼科的挂号界面。一键点击“语音助手”按钮,不用打字便能获取科室和医生的信息。借助这一新功能,张大爷顺利地挂上了号。
今年70多岁的张大爷一边熟练操作,一边告诉记者:“前几年我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手抖得厉害,接打电话都困难,更别说上网了。如今,挂号小程序新增‘老年关爱版’界面,动动嘴就能实现在线建卡、挂号、缴费等功能,特别方便!”
更令张大爷欣慰的是,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针对老年用户,除了在提供诊疗服务的“公众号”界面新增“语音助手”外,还设置字体放大、“一键呼叫”等功能。如果老年人对手机操作依然有困难,可以一键拨打预约电话,人工客服会帮助完成挂号。
一起前来开展“回头看”的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叶丽雯看到这一幕十分欣慰,向记者讲述了医院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过程。
2022年4月,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依托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双向衔接转化”机制,从289份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中梳理发现,辖区医疗机构互联网智能化服务网上预约挂号程序烦琐、页面操作复杂,导致60岁以上老年人就医困难,这一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随后,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选取老龄人口占比最高、基数最大的华阳街道作为切入点,通过开展适老化公益诉讼座谈会和线上调查发现,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和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界面的服务设置,不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关于适老化的相关要求,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工作相对滞后,老年人社会优待政策落实不到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论证监督必要性,该院与“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向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还邀请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座谈,组织人民监督员、相关单位等举行公开听证会。各方均认为,确实存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现实需求。
2022年9月,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管理单位送达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案医疗机构互联网就医服务适老化改造滞后问题履行监管职责,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管理单位立即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对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滞后问题进行整改。
“2023年4月,我院组织辖区部分老年人进行座谈回访,发放调查问卷50余份,老年人对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职能推动老年人权益保护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医疗机构App适老化改造后在就诊方面带来的便利。”叶丽雯说。
“信息无障碍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信息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聚焦现代信息技术给老年人就医造成的‘数字鸿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促进医疗机构信息无障碍水平提升,使老年人能平等、方便、安全地获取医疗服务,有助于建设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天府新区商会会长、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表示。
这只是检察机关为守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司法保障的一个缩影。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安全等,多地检察机关相继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2020年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先后部署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以及“益心助残”提升行动,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上完善迭代。三年多来,该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330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07件,推动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点位3586处。
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围绕老年人等群体在交通出行、就医就诊、生活办事、文化需求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聚焦公共服务场所和主要道路、商业区、居民区等重点区域存在的无障碍环境问题开展检察监督,推动全区对1167项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全面提升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助推无障碍建设水平提升,切实保障老年人等群体的权益,成效明显,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02 老有所安:养老照料中心里的幸福生活
临近春节,湖北省通城县天气阴冷,街上行人稀少,位于该县老客运站附近的托老康复中心却热闹非凡。一场慰问活动正在开展,社区舞蹈队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这家“藏”在老旧小区中的养老照料中心,环境相对僻静,能够容纳260名老年人居住。在这里,李阿姨的照护难题解决了,儿女看望老人也更加方便。
每月召开座谈会听取老人们对饮食的意见,在保证合理膳食的同时尽力满足个性化需求;与医养结合签约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定期为老年人洗澡、理发、修脚……住在这样的养老照料中心,李阿姨感到既踏实又舒心。
像李阿姨这样的高龄独居老人,在通城县还有不少。如何以系统观念推动养老机构综合整治,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检察机关不断探索的课题。
2023年3月,通城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养老机构可能在食品、消防安全等方面存有隐患。通过现场调阅相关许可经营证件、养老院管理台账,调取行政机关备案记录,询问相关工作人员等方式,该院查明全县13家养老机构在食品安全上存在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使用过期、变质食材等问题;在消防安全上存在消火栓报警器损坏、无法正常出水等问题。同时,其中4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未在卫生健康局备案。2023年4月,通城县检察院对此线索进行公益诉讼立案。
“乡镇公立养老机构具有保基本、非营利的性质,是当地老年人的理想养老之地。因此,其中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通城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李红英告诉记者,立案一个月后,该院组织相关行政机关和属地乡镇政府召开公开听证会,厘清了各方职责,并形成联合整改方案。该院还向通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制发检察建议,向6个属地乡镇政府制发磋商意见书。
2023年7月,相关行政单位书面回复检察机关,已全部依法落实整改:通城县政府经研究下发了《通城县养老机构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相关养老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督促其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对13家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县卫生健康局督促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办理了健康证,完善医疗服务备案制度,为老人安排了定期体检;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各属地乡镇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对涉案13家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对发现的57处问题进行了整改。三个月后,通城县检察院开展“回头看”,核实涉案问题已全部整改。
养老服务领域不仅存在着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隐患,还潜伏着侵害财产安全的犯罪风险。对此,检察机关持续跟进,坚决铲除养老违法犯罪滋生土壤,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老年人的“养老钱”。
2017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发生多起养老机构假借“社会福利中心”或“健康养老项目”名义向老年人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床位的违法犯罪行为,致使3400余名老年人上当受骗,损失金额达9309万元。包头市检察院在对相关犯罪嫌疑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针对行政主管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非法集资防范、监测、预警不到位,导致不特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建立风险隐患等级从高到低的“红橙黄绿”风险管控名单,并利用街道、社区优势,延伸宣传和监测触角,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推动建立防养老诈骗常态化机制。
在一个有着2.8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老有所安?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大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逐步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
“新时代,智能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催生出的‘智慧养老’模式,使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产品和服务。当前,城市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还存在差距。在付费能力不强、市场化机制受限的情况下,亟须挖掘和整合农村特有的资源,探索更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李龙倜告诉记者。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发展农村老年助餐和互助服务。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最高检在《关于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三农”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中作了相应部署。“我们在开展特定群体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时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找准薄弱环节突出问题,监督保障相关法律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作了进一步解读。
03 老有所依: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道出无数失能老人家庭的压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针对失能老人的健康服务之所以严重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失能老人照护费用支付的稳定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一份长期照护保险,可保证老年人能支付并享受到他们所需要的照护服务。
所谓长期护理保险,是指通过发挥保险的风险共担、资金互济功能,对被保险人因长期护理服务而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担补偿的一种制度,主要以失能失智老人为保障对象。2016年,我国出台《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15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上海市,于2016年启动长护险试点。2022年5月,上海市嘉定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办理许某某等人诈骗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仅凭手机打卡和被护理对象签字确认就能结算工作量、发放报酬的管理漏洞,借用他人护工证,虚报工作频次、时长,骗取医保基金,暴露出行政机关对长护险管理存在的疏漏,遂将该线索移送公益诉讼检察部门。
“我们通过查阅涉案护理站及相关医疗评估机构台账记录等资料,同时深入走访护工和护理对象、医疗评估人员及估计机构工作人员,分析研判出本地区长护险相关制度设计和材料审核中存在的监管问题,并进一步推动数据监督模型的研发和运用,对护工社保缴纳记录、考勤记录、护理记录进行比对,筛选出异常数据,及时予以查处,做好检察公益诉讼融合监督。”办理此案的上海市嘉定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张方勇告诉记者。
鉴于对长护险业务有管理职责的嘉定区医疗保障局、对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和评估机构有管理职责的区卫健委存在老年照护评估标准审核不严等问题,致使护理人员轻易骗取长护险基金,且两部门在诈骗案案发后未及时对辖区其他护理机构进行全面排查的实际,嘉定区检察院分别向两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对辖区长护险业务及护理机构进行自查,制定落实对评估结果的复查复核及第三方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对本区护理行业的专项治理,完善护理机构、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
在两个月整改期限内,嘉定区医疗保障局、卫健委制定下发了《2022年嘉定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要点》《关于开展管理部门发起长护险状态评估的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开展财务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长护险的受理流程、评估标准、行业管理、监管方式、组织保障等五方面内容予以进一步规范,运用多重信息化手段堵住管理漏洞,并对辖区18家居家服务机构和1家评估机构开展联合检查,共计追缴长护险基金13万余元,罚款5万余元。
“随着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金融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老年人群体和养老保障成为金融消费和财政支持的重中之重,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体系和规则,加快补齐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短板。针对‘长护险’漏洞问题的检察公益诉讼,具有示范意义和警示作用。”邱景辉告诉记者。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察服务,在减少老年人讼累的同时,不断强化老年群体的法治保障。为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诉讼能力偏弱的问题,最高检2022年3月发布《民事检察部门支持起诉工作指引》;2022年12月,最高检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批);2023年6月,最高检发布6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邱景辉介绍,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还没有检察公益诉讼条款,但在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妇女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老年人群体及其合法权益一直被作为重点对象给予特别保护。各地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可以依托相关法定领域找准违法性,把握可诉性,争取以更高效率、更小成本实现最佳办案效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一个老年人占比越来越高的社会,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不只是为了体现人文关怀,更是满足社会性刚需。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共同携手,凝聚起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将服务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落实在行动中,让更多老年人拥有更高质量的幸福晚年生活。
http://news.jcrb.com/jsxw/2024/202402/t20240208_629434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AD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