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工作有地位有分量更有作为
—— 在省慈善协会重点慈善项目调研督导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FormatImgID_0#
中共咸阳市委书记 杨长亚
慈善公益报 近年来,在省慈善协会的用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咸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慈善工作方针,慈善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去年11月15日,省慈善协会向我市捐赠了价值854.95万元的慈善款物,市委、市政府向省慈善协会赠送了“弘扬慈善·爱心惠民”牌匾。今天,吴前进会长一行再次专程来咸阳调研慈善工作,充分体现了对咸阳工作的大力支持。
吴前进会长的讲话既有对慈善事业方向、目标、追求的准确把握,更有对如何做好新时代慈善事业深层次的思考,听完之后让我们深受启发、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吴前进会长指出了咸阳慈善工作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大家要认真研究、逐项解决,用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回报省慈善协会的真情厚爱。
我就推动全市慈善事业更好发展讲五句话。
第一句话,加强领导。慈善事业是党领导下的事业。市委将全面加强对慈善事业的领导,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把握慈善事业的正确方向,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继承好、发扬好党领导慈善事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把慈善事业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细心谋划,深入思考解决慈善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定期认真听取慈善工作汇报,让慈善工作更有地位、更有分量、更有作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慈善”工作格局,持续有力推进新时代咸阳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在慈善事业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句话,做好项目。慈善项目一头连接着党心,另一头连接着民心,要充分认识做好慈善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打造一批造福民生的精品慈善项目,让慈善项目真正在咸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强化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要围绕项目建设全周期全过程,立足各自职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配齐要素保障,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扎实推动慈善项目建设。要认真查漏补缺,仔细梳理已实施慈善项目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逐项剖析、明确措施、抓好整改,提高慈善项目质量,确保持续发挥造福群众作用。要规范项目管理,聚焦新时代“三农”工作总要求,把慈善项目建设有机融合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围绕特色产业、康养体系、公共服务等领域,强化举措、精准实施、规范管理,不断打造高质量慈善项目。
第三句话,共建共享。慈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要立足我国已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着力打造共建共享的慈善事业发展新体系。要加强各级慈善协会联系沟通、综合协调,调动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主动作为、出谋划策,汇聚共建慈善事业强大合力。要健全慈善组织网络,鼓励支持发展各类慈善事业组织,督促慈善组织优化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要围绕被救助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广泛开展救灾帮扶、支教助学、扶残助医和安老助孤等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把有限的善款用到困难群体最需要、最紧迫的善事上去,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四句话,大兴善举。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慈善事业纳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培育公众慈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正确价值导向。要加大慈善事业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广慈善活动和慈善人物,弘扬博爱思维、互助观念和利他精神,营造人人知善、向善、行善良好氛围。要积极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文化和企业文化、社会文化深度融合,引导激励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慈善事业,鼓励企业争做慈善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投身慈善事业。
第五句话,建强队伍。要加强慈善工作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效能化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社会工作、既有事业心又有慈爱心的慈善人才。要围绕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进一步规范慈善组织财务管理和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热心慈善事业、有社会影响力的各界人士加入慈善组织,为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中共咸阳市委书记 杨长亚)
编辑: 审编:admin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